2006-12-29

再現利東街 - 灣仔新光影傳奇


還有數天,這個『香港有史以來首次藝術與歷史結合』,『沿灣仔利東街的裝置為香港前所未有』就會結束。在這個「灣仔新光影傳奇」的裝置,我們可以窺探到『到底我們是誰?』、『我們的傳統又是什麼?』、『社區的隱蔽回憶為街道帶來什麼新意義』。


我們的城市規劃到底為我們的城市帶來什麼新意義?我們的城市規劃到底破壞了我們什麼的傳統?到底我們在「不存」在的街道上可以找回什麼回憶?到底我們的政府還要破壞多少我們所多餘無幾的歷史建築?


這個活動以夏季攝影計劃 「憧憬世界 2006 - 光之旅」 的學生所創作的文字及影像,紀念利東街的歷史。



灣仔新光影傳奇
日期 : 12月14日至1月2日
時間 : 下午 6 時 至 11 時
地點 : 灣仔利東街 請由莊士敦道進入

2006-12-25

不一樣的聖誕 by John Lennon

在 1969 年 John Lennon 和他的妻子 Yoko Ono, 在世界各地十一個地方登了反戰越戰的告示,他提醒世人「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 Happy Christmas from John and Yoko」並在 1971 年 錄下了這〈Happy Xmas (War Is Over)〉。

我們知道一場越戰死了數以百萭計的人,在世界上的戰爭從來也沒有停止,1998 年開始的剛果內戰至今已有 380 萭人被殺,伊拉克的戰爭也是每日有無辜的人被殺。我想時至今時今日也有戰爭,也有那麼多無辜的人死亡,是 John Lennon 所始料不及。

Happy Xmas, but the War Is NOT Over

2006-12-22

看了十次以上的 Young Folks

好友傳來電郵一個 youtube 的連結,先是給那懷舊的 music video 引起我的好奇,然後是青春無敵的吹口哨聲,funky 的敲擊節奏,加上簡單明快爽朗的 bassline ,令人十分討好。原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 Peter Bjorn & John 不是一隊新組合,而是早在 1999 年組成,突然走紅是因為其第三張大碟內找來的同是瑞典的樂隊 The Concretes 的 Victoria Bergsman 合作了一首〈Young Folks〉而打入英國細碟榜。

這個連結,我竟然看了十次以上,而且學上了吹口哨!

2006-12-15

不一樣的聖誕 by Ryuichi Sakamoto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迷 Enigma 的《MCMXC a.D.》,Enigma 的細碟,好像是〈Sadeness〉、〈Mea Culpa〉、〈Principles of Lust〉,我也差不多買齊,就連有份兒 Enigma 的集錦碟也不放過。就是在這胡里胡塗的情況下買了一張「New Age」的集錦碟《pure mood》。初時只以為《pure mood》內的音樂也是像 Enigma 那種「行 catwalk」的風格,我對唱片內的其他音樂單位是全無認識,誰不知在這集錦碟的音樂陣容位位也是大師級。除了 Enigma 的〈Sadeness〉和〈Return to Innocence〉,還有 Enya 的〈Orinoco Flow〉、Ennio Morricone 的〈Theme from The Mission〉、David Byrne 的〈Theme from The Last Emperor〉、Angelo Badalamenti 的〈Theme from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即軟硬老人院整蠱電話的音樂)、Vangelis 的〈Chariots of Fire〉和 Ryuichi Sakamoto (「土反」本龍一) 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即《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主題曲)。

初聽〈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時,還未看過《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但那種從音符中散發出來具張力的情感,似乎要比唱片內其他的音樂也要強,只需幾個音節 Sakamoto 已能令人墮入電影的國度裡。後來,知道了《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是由大島渚所導演的電影,除了 David Bowie 和北野武之外,更有 Sakamoto 客串了一角。電影裡就有一個鏡頭是 David Bowie 擁抱並親吻了 Sakamoto ,這個經典的鏡頭久不久就會在 Art Centre 或者電影節的宣傳片中出現。而「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這句說話,就是日軍原上士在聖誕夜釋放勞倫斯和在戰爭結束後在獄中遇上再度勞倫斯時跟勞倫斯所說的。

在 youtube 有很多〈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不同的版本,實在要一看再看!


近年來的版本比較慢和溫柔


另一個新近的 trio 版本


當然少不了 David Sylvian 的 Forbidden Colours


另一個特別的和奏版本


這個版本跟原來的最接近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聖誕 by Belle and Sebastian
不一樣的聖誕 by Projekt - Excelsis ~ a dark noel
不一樣的聖誕 by Cocteau Twins
不一樣的聖誕 by Wham!

2006-12-11

不一樣的聖誕 by Wham!

又到聖誕,最令人討厭的老土聖誕歌又從各大小商場、店舖跑出來。去年寫了一連幾篇《不一樣的聖誕》,今年繼續 。

曾有一段時間跟「玩音響」的舅父同住,當時他只是「玩音響」的初哥,走到鴨記「砌」了一對喇叭,一部 TEAC 擴音器,一部 PHILIPS CD 盤,還有我老爸的「山水」唱盤,開始了他「玩音響」的第一課。舅父可算是我聽音樂的啟蒙,跟他同住也是我聽音樂的第一課。當時的 CD 已經是九十至一百元(黑膠大概是五、六十元),家中只有三張英文 CD,分別是 Michael Jackson 的《Bad》、Madonna 的《Like a Prayer》和 Wham! 的《The Final》。

當時 Michael Jackson 和 Madonna 當紅,我好歹也知道是誰,但 Wham! 和 George Michael 是何許人,我真是沒有頭緒。但每當舅父播出 Wham! 的〈Careless Whisper〉,我便覺很有印象,原來〈Careless Whisper〉就是梅?芳的〈曼珠莎華〉。而對 Wham! 的印象亦只是這般,除了〈Careless Whisper〉,舅父經常聽的就是〈Last Christmas〉,起初是覺得這首歌很老土,那些 bassline 老土得不得了, 我總是很憎那種聲。其後,沒有跟那舅父同住,便再沒有聽過〈Last Christmas〉了。但在某年的一個聖誕,不知在那條街上又再聽到這首〈Last Christmas〉。當時心?頭突然好像找回了一些失去很久的東西,突然很喜歡這首歌、很喜歡 George Michael 的聲音、很喜歡那些老土得不得了的 bassline、覺得這首歌十分溫暖。自此,每年的聖誕我定會把〈Last Christmas〉一播再播....

聽聞我那「玩音響」的舅父最近買了部金嗓子、換了對幾千玩的喇叭線,Merry Christmas。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聖誕 by Belle and Sebastian
不一樣的聖誕 by Projekt - Excelsis ~ a dark noel
不一樣的聖誕 by Cocteau Twins

linkwith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