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訃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訃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08-12

Issac Hayes (1942 – 2008)

曾三次獲得格萊美大獎,Al Green、James Brown 和 Stevie Wonder 齊名 ,曾三次獲得格萊美大獎,被譽為 70 年代初期最著名的美國音樂靈魂人物之一的 Issac Hayes 上週日(10日)去世,終年 65 歲。

對於年輕一代的樂迷,正如筆者,對 60、70 年代的音樂可能所知不多,但無可否認,現在我們的流行音樂,就正正深受那火紅年代的影響和啟發。對 Issac Hayes 的音樂,老實說,所知不多,但作為一個 Portishead 的樂迷,關於 Issac Hayes 的一首〈Ike's Rap II〉,絕對要此而致敬。

Portishead 那最「家喻戶曉」的〈Glory Box〉的背景就是用了 Issac Hayes 的〈Ike's Rap II〉的 intro 作為 sample。而最有趣的是,時為 1995 年,當時 trip-hop 音樂剛在英倫興起,而 trip-hop 的另一代表 Tricky 也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用了 Issac Hayes 的〈Ike's Rap II〉作為他的〈Hell Is Round the Corner〉的 sample。當年有不少關於〈Glory Box〉和〈Hell Is Round the Corner〉的傳言,有說是 Portishead 先用上〈Ike's Rap II〉作為 sample,也有說 Portishead 和 Tricky 跟本不知道對方也同時選「睇中」同一個 sample。

雖然,誰用上〈Ike's Rap II〉這個 sample 跟 Issac Hayes 沒有甚麼關係,但是,若果沒有 Issac Hayes 這位 master 寫出美麗的〈Ike's Rap II〉,又那怎會在多年後有人把她發展成兩首風格各異,如此淒美的〈Glory Box〉和陰森的〈Hell Is Round the Corner〉。

2008-03-20

Arthur Clarke (1917 – 2008)

『世界著名科幻小說大師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周三在斯里蘭卡的寓所病逝,享年90歲。...克拉克著有逾100本科幻小說及數百篇小說文章,最著名的是於 1964年與美國名導演斯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合作,把原著《2001:太空漫遊》改編為經典科幻電影。他在該小說中預言的太空旅行、用人造衛星進行通訊傳播和使用電腦等,都已成為現實...』

不諱言,克拉克的小說,我沒有看過半章;但,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遊》,我卻看過很多次。由初時帶著跟風的心態,胡里胡塗地看,看來看去也看不明;然後帶點不憤,要把電影裡的故事看過明白,一再重複又重複仔細地咀嚼,才開始發現 Stanley Kubrick 在每一個鏡頭,每段不同的情節,甚至一個小小的過場音樂,也隱含了千言萬語。

我永遠記得猩猩們拿起骨頭當武器的一刻,是以暴逆暴和「野蠻」的開始;太空船在太空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那一幕,相約太空基地開會,打個「太空漫遊電話」,代表了人類自以為科技文明的愚蠢行為;太空人發現外太空「文明石碑」時那目光代表了人類的緲少;為「人民服務」的「智能」電腦是如何的老奸巨惑,Stanley Kubrick 和 Arthur Clarke 一再向人類說,看你們是多麼的愚昧、多麼的自以為「是」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 - 太空船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時的那一幕,Johann Strauss 那首藍色多腦河,我永遠記得...

2007-09-07

Luciano Pavarotti (1935 - 2007)

我想,我跟很多二字尾三字頭的「後生仔」一樣,當年也是因為三大男高音唱得街知巷聞,再加上明珠台又直播又重播而認識 Luciano Pavarotti。我不曾擁有 Pavarotti 的唱片,只是圖書館借過《3 Tenor》來聽,當中最有印象的也是那首 Puccini 的〈Nessun dorma〉和另一首 Eduardo di Capua 的〈O sole mio〉。所有當看到 Paul Potts 在 Britain's Got Talent 用〈Nessun dorma〉參賽和《Bend It Like Beckham》那一幕超慢鏡足球用〈Nessun dorma〉作背景音樂的時候,我也不其然念念有「詞」。


Pavarotti 的唱片我只有十四分之一張,就是由 U2 加上 Brian Eno 的那張「沒有電影的存在的原聲大碟」 - 《Passengers: Original Soundtracks 1》。在這張唱片裡,我通常會不斷重複 Bono 和 Pavarotti 合唱的〈Miss Sarajevo〉,這首感人的「薩拉熱窩小姐」曾一度成為我的至愛,不知是因為 Bono 的感性、 Brian Eno 那淡淡然的 ambient 音樂、Pavarotti 那溫柔又雄渾的歌聲、還是因為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那令人悲痛的背景,我對〈Miss Sarajevo〉裡的 Pavarotti 總是念念不忘。

2007-01-06

James Brown (1933 - 2006)

在九十年初,有一個 old school rave / techno 組合叫 L.A. Style,他們有一首十分出名的作品喚作〈James Brown is dead〉,當時沒有 internet 也沒有看甚麼報紙,我真的是以為 James Brown 已是故人,對 James Brown 的認識亦僅此一句「Godfather of Soul」而已。

在好幾年後在二手店淘得一張 James Brown 的《Live at the Apollo》,才真正感受到他被稱為「Godfather of Soul / Funk」的威力。你可能沒有任何一張 James Brown 的唱片,但和他有關的音樂,則任何一個有聽西方音樂的人也一定接觸過。要是沒有聽西方音樂的人,若不是貴人善忘的話,也會記得早一兩年香港旅遊拹會那個用上 James Brown 的〈I Got You (I Feel Good)〉的廣告。

James Brown 被稱為「Godfather of Soul」或者被譽為是 rap、funk 和 disco 音樂的始創者,對 hip-hop 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是絕對的。我們現在所聽到很多有名的 hip-hop、trip-hop 的 sample 也是來自 James Brown 的音樂。James Brown 的那一句 "the Night Train"、"Get Up Offa That" 和 "Get Up, Get into It, Get Involved" 成為是多少耳熟能詳的 hip-hop 和 dance music 的 sample。 根據breath of life所說,最少有 182 首來自不同的音樂單位用了 James Brown 的〈Funky Drummer 〉作為 sample,Sample Spotters 亦陳列出 127 首 sample 了〈Funky Drummer 〉的曲目。據 The-Breaks.com 的 sample 排行榜 James Brown 的音樂總共被 sample 了 903 次,是音樂被 sample 次數之冠。Madonna 的〈Justifier My Love 〉就是用了〈Funky Drummer 〉的作 sample 了。

不單是音樂,James Brown 的舞蹈的影響力也很大。Michael Jackson 在哀悼 James Brown 的遺體後,說:「如果沒有 James Brown,我根本不會當歌手。」在細心比較 James Brown 和 Michael Jackson 的音樂和舞蹈,不難發現 Michael Jackson 的尖叫聲和 moon-walk 也是從 James Brown 那兒模仿的。另一個把James Brown 的舞蹈發揚光大,我想就是在 1993 年把 Rhythm & Blues Foundation Pioneer Awards 終生成就獎交到 James Brown 手上的 MC Hammer,找回 MC Hammer 的〈U CAN'T TOUCH THIS〉〈Here Comes the Hammer〉便可知一二,在〈Here Comes the Hammer〉更有 James Brown 的跳舞片段出現呢。

如今 James Brown 真的 is dead,一代音樂巨匠去世,留下的盡是美好的音樂和影像,so lets get up, get into It, get involved...

2005-10-28

Rosa Parks, 1913-2005



如果當年 Rosa Parks 沒有企出來,沒有忠於自己,沒有維護黑人應有的人權和尊嚴。可能黑人的地位至今也沒有改變。

如果現在的香港人,不企出來,不爭取民主,不爭取普選,可能香港人的民主政制、人權和法治以後也不會改變。

「我們會看見普選的一天嗎﹖」

Civil rights icon Rosa Parks dies at 92
http://www.cnn.com/2005/US/10/24/parks.obit/
Nation honors Rosa Parks
http://www.cnn.com/2005/US/10/30/rosa.parks.ap/

2005-08-30

Dr. Robert A. Moog (1934–2005)


Robert Moog 是何許人? 電子合成器,即電子琴 (Synthesizer) 之父, 70年代以前的電子合成器, 體積都像衣櫃般大, 而且操作複雜. 直至 Moog 的 minimoog 出現, 其體積輕巧(相對地), 操作簡易(類似現代的電子琴).

加上於 1968年 Wendy Carlos 的專輯 Switched-on Bach (用 moog 玩巴哈的作品)於格林美得獎. 令 Moog Synthesizer 發揚光大, 自此影響了以後搖滾樂凡和電子音樂的,Moog Synthesizer 在70年代大受前衛音樂人所喜愛, 例如:Manfred Mann, Yes, Pink Floyd, the Doors, the Grateful Dead, the Rolling Stones, the Beatles.當然不少得玩電子音樂的 Krafwerk, Y.M.O., Klaus Schulze, New Order. 這幾年大熱的 Air, Stereolab, Belle & Sebastian 都有用上 Moog synthesizer.

Moog 電子合成器是很早期的電子琴, 她的聲音很溫柔,很溫暖, 很"厚",很"analogue". 她的聲音之所以 analogue 是因為電子合成器的發聲與 "sine wave" 有關, 是一個電壓的波浪所構成, 所以不會像鋼琴.


我最早喜歡的 analogue 聲, 就是 The Doors 的 Light my fire 裡面的一段很長的 keyboard solo, 很 high, 很迷幻.還有 Air 的 Moon Safari 內的 Femme d'Argent 那段濃厚的 bassline, 加上非常 moody 的 keyboard 就像把我浸於溫暖的泡泡浴中.


Dr. Robert A. Moog 在八月六日病逝,享年71歲.
Moog 歷史與詳情: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og

2005-08-21

Ibrahim Ferrer (1927-2005)



在香港的newsgroup看到Ibrahim Ferrer的死訊,才知道他在八月六日病逝,享年78歲.

記得幾年前在電影節看到 Wim Wenders 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樂滿夏灣拿》, 才知道古巴有這樣好的音樂會.我立即愛上這班古巴的老人家. 當時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的 CD 並不是很多地方有.我要找到一些專買classical 的唱片鋪才有,還要等貨番呢. 還問朋友借了Ruben Gonzalez的album, 在圖書館找Ibrahim Ferrer, 在信和買二手的Omara Portuodo......

那年知道Buena Vista Social Club 來香港的藝術節,開心極了.立即買了ticket. 還記得當晚的氣氛十分高漲,全埸的"audience"都樂在其中,跟隨音樂,拍掌,跳舞. 所有人都進入了 natural high.

我此終覺得 Ibrahim Ferrer 唱 Aquellos Ojos Verdes 比 Nat King Cole 好聽.

linkwith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