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札記」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札記」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05-23

不合格的 Oasis 歌迷(二 )Cast No Shadow


那個下午很無聊...在 youtube 找 Keane 的新歌來聽,聽過新歌幾首,竟然發現 Keane 在 09 年的 V Festival 上 cover 了 Oasis 的<Cast No Shadow>。都說是一個不合格的 Oasis 歌迷,霎時之間想不起這首歌來自那張唱片的。因為一首<Cast No Shadow>又把《(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拿出來再三回味,向來忽略歌詞的我,發現其實不知可謂 cast no shadow,又得再訪問 google。

在一藏大量 Oasis 訪問,名為 Oasis Interviews Archive 的網站,找來以下 Noel 在 1995 年為 NME 做的訪問,談論製作《(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心路歷程,關於<Cast No Shadow>,Noel 如是說道 "It was inspired by Richard (Ashcroft) from The Verve. I sussed Richard wasn't very happy for a while so l wrote it for him and about three weeks later he quit. It's about songwriters in general who are desperately trying to say something. I'd like to be able to write really meaningful lyrics but I always end up talking about drugs or sex. People tend to ask my advice about a lot of things. I'm good at giving it but I'm shit at taking it. But people like Richard and Paul (Weller) will look after me they'll make sure I'm conscious in a chair or that I can get home."。

才知道 Noel 和 Richard Ashcroft 如此交情,怪不得<Cast No Shadow>帶來陣陣的無助感...再 dig 下去,更發現 Noel 在 05年為電影《Goal》重新灌錄<Cast No Shadow>並由 UNKLE 來監製 。十年人事,唱者成熟了,音樂上的處理不同了,再配上電影畫面,又是另一種感覺...

Here's a thought for every man, Who tries to understand what is in his hands
He walks along the open road of love and life, Surviving if he can
Bound with all the weight of all the words he tried to say
Chained to all the places that he never wished to stay
Bound with all the weight of all the words he tried to say
As he faced the sun he cast no shadow
As they took his soul they stole his pride

延伸閱讀:
舊文:不合格的 Oasis 歌迷
http://sunnychanorg.blogspot.com/2007/02/oasis.html

2009-06-04

人民不會忘記

活在香港,雖然沒有一個可以代表我們的特首,但起碼還有新聞自由,網站大概沒有被封閉,仍可在YouTube 看民主歌聲獻中華,報章仍可以大字標題談及六四。

今日《信報》的社評可謂一針見血─「每年六月四日,中國政府在國內外都會嚴陣以待,防止悼念六四的活動升溫及擴散;對於這場驚天地、泣鬼神,影響國運的歷史大事,最難忘記的反而是中共,從他們那種臨近六四就不惜動員一切加強戒備的狼狽,當可知道雖然事隔二十年,六四鎮壓仍然是中共的夢魘,是揮之不去的歷史陰影,中共一天未走出六四的重壓,一天都未能真正成為世界大國。」

何只中共,特首、民健聯、曾經聲援六四的社會賢達、甚至自由行先生也是未走能出六四的夢魘的窩囊。他們以種種的理由去拒絕回應,如林行止所說:「有人看不清、有人記不起、有人不想提」。畢竟我們也是「目睹」風波發生的一代,試問我們又怎能學《東邪西毒》裡的黃藥師,飲過忘情酒,就把往事忘記?

二十年前,還是小六學生的我,本來參加了合唱團要為畢業典禮唱聖詩,已操練了好幾個月。小六學生不會關心時事,但自五月中旬開始,電視新聞每天也傳來很多學生的示威場面,有一天在電視上更有破天荒的群星大合唱;每天也被人「洗」去買報紙的我看到的頭條也是天安門、學生和公安,記不起坦克車是那一天的頭條;到了六月的上旬,一日,淚盈滿眶的班主任,走進班房,宣佈畢業典禮的聖詩唱頌取消了,因為中國大陸有很多學生死了。班主任對我們說,中國大陸的學生為他們的國家和他們的理想犧牲了生命,我們不用唱聖詩了,要改唱譚詠麟的〈傲骨〉。當時,我不理解為可要放棄苦練多時的聖詩,而要改唱〈傲骨〉,總覺得聖詩的和諧比〈傲骨〉的硬朗和沉屈好得多。當時心想,大概是因為班主任是譚詠麟的樂迷,所以要我們唱他的歌吧。這就是六四對我的「烙印」。

及後隨年月的增長,對六四的認知也加深,才知道當年的班主任也是一個熱血青年,對「事件」一度痛心疾首,在一群小學生面前哭不成聲。相信,現今世代的老師就算如此有「傲氣」和「骨氣」在學生面前作一次公民教育,校方不會鼓勵,況且課本記載也不多,更不是會考範圍。

我忘記了最終在畢業典禮唱了聖詩,還是譚詠麟的〈傲骨〉;但在報攤上那坦克前的學生,至今我仍歷歷在目。

2009-02-21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音樂

第一次鼓起勇氣參加半馬拉松(以前跑過十公里的,人太多不好跑),又不是村上春樹,跑步本來沒有甚麼好寫。但看過這位二十六年馬拉松經驗的跑手的作品,發覺也可以寫寫一點關於跑步的東西,我可沒有甚麼關於跑步的格言,例如『到最後也沒有用走(行)』,但關於跑步時聽的音樂,大概也可以寫寫。

村上春樹說他跑步時多半聽搖滾樂喜歡聽 Lovin' Spoonful、Red Hot Chili Peppers、The Beach Boys、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等古老音樂,這些音樂對於我來說的確古老了一點。跑步時所聽的音樂,的確要考慮到配合節奏,跑步跟去 rave party 不同,可不能聽 underworld、Prodigy、Leftfield 等「硬嘢」,否則爆血管有之。跑步時聽的音樂,要輕快、要令人興奮;不能太急速、也不能太 laid back,所以選曲有點難度,幾經反覆試驗,認為 New Order 的音樂最合適用來陪伴跑步,個人喜好還有九十年代的 Ride 和近年 Primal Scream。

輕巧的 ipod shuffle (村上春樹說他較喜歡用 MD)儲存了以下幾首精選中之精選(Weirdo〉、(Way Of Life〉、(Perfect Kiss〉、(Bizarre Love Triangle〉、(Love Vigilantes〉、(Age Of Consent〉、(The Village〉、(Ceremony〉和(Temptation〉。當中尤以來自《Power, Corruption & Lies 》的(Age Of Consent〉為心頭所愛,節奏爽快、韻律明朗,那個鼓聲異常「啱 beat」、那個結他聲亦令人異常興奮,平常聽著此曲來練跑,也可以重複聽幾次。跑半馬拉松時,大概在五至七公里那個開始出汗和西區走廊「暗斜」的時刻,聽到(Age Of Consent〉,一鼓不明來歷的動力令自己不段超過身傍的跑手,也不知道是否因為(Age Of Consent〉令自己在十公里造出 54 分鐘的個人最「佳」成績(當年第一次跑十公里也用了 1 小時 5 分鐘)。
Ride 是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 shoegazing 樂隊,獨愛他們的噪音不太嘈、帶點迷幻、旋律輕快、年青有活力、而且音樂甚有 energy,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啱 beat」,對於用作跑步的音樂,這點很重要!在《Going Blank Again》中選取了〈leave them all behind〉、〈twisterella〉、〈mouse trap〉、〈time of her time〉和〈cool your boots〉。在跑過十公里以後,用來鎮奮和麻醉自己,ride 的音樂十分有效,尤其左膝開始酸痛,可能因為操練不足,大腿肌肉未夠強健。

其實上年 Primal Scream 推出《Beautiful Future》時已十分喜歡,雖然他們已不算年青,但音樂依然充滿活力、扎實、變化也多,當然強勁的節拍,也提供了不少動力給我這腳痛跑手。〈Beautiful Future〉、〈The Glory of Love〉、〈I Love To Hurt (You Love To Be Hurt)〉和〈Time of the Assassins〉是我的至愛。尤其喜歡〈Beautiful Future〉就像告訴我終點不遠矣「you've got a beautiful future, A beautiful future」。輕快的節拍和 Bobby Gillespie 的聲音,也教人忘記痛苦和汗水,要堅持到終點。

最後,用了 2 小時 45 分鐘,才「跑」到終點,成績很一般吧。不過,我跟蹤了村上春樹的格言 -『到最後也沒有用走(行)』,這是我唯一感到自豪的,縱使腳很痛,但我一步也沒有行!

2008-02-11

吉祥寺遇上 Sotte Bosse

上年在日本的渡蜜月之旅,除了在北海道飽食魚生、在二條的狸小路和新宿的 disk union 買了不少二手唱片和在原宿的 uniqlo 一口氣買了十多件「筒 T」(uniqlo 更送我一本叫《T-SHIRT LOVE》的小書),該次在日本最大的收穫可算是在吉祥寺車站下的小商場發現了 Sotte Bosse 這隊令人愛到死的組合。

和太太在吉祥寺車站下的小型商場遊蕩,她走進了一家女性飾物的店鋪(大概由手提袋以耳環也有售,名字好像叫 DEMO 的連鎖小商店),而我就給鋪門前那一列 CD 所吸引著。目下盡是不知名的雜錦唱片(通通是米老鼠和金銀的士高封面)。迷茫之際卻給我發現一個封面清新和簡潔的唱片《innocent view》(可說是唯一一張有經過「設計」的封面),反轉唱片的背面,當然通通是日文,我這個對日本流行音樂完全沒有認知的盲毛,唯一看得懂的,就是宇多田光和〈First Love〉這幾個字,猶疑地下就拿起聽筒,怎知一聽之下不得了...

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第一首不知名的〈ハナミズキ〉卻是首十分悅耳,依稀流露著印象中多年前涉谷系那種獨特的 bossa nova 風格,歌唱者的演唱很了不起,完成捕捉到 bossa nova 那輕鬆節奏,音樂部份也亳不造作,非常流暢(原唱竟是一青窈一首很慢聽很慢很慢的慢歌)。第二首是在香港也唱得街知巷聞的〈First Love〉,曲風一百八十度轉變,聽筒傳來的竟然一首 groovy 的輕快跳舞版本,雖是 up-beat 的版本,但也加上溫柔的木結他、saxophone 和人聲和唱,絕不是 avex trax 那種生硬的「remix」感覺。第首三也是不知名的〈チェリー〉,就給改編成一首活潑的 reggae 作品,但有點陰陽怪氣。(原唱者是 Spitz,原來是一首不錯的清新 J pop 作品

第四首也是不知名的〈遠く遠く〉,同是被改編成有如〈ハナミズキ〉般異常優美的 bossa nova 作品,可能因為原曲的旋律本來已是十分不錯,所以這個 bossa nova 版本特別引人入勝,可以說這首改編的〈遠く遠く〉是最能代表 Sotte Bosse 的音樂風格和功力。(原唱者是槇原敬之,本來是一首非常老土的 reggae 作品)第五首是改篇自小田和正的〈言葉にできない〉,但十分沉悶所以 skip 了。來到第六首〈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十分有印象,雖然唱片上寫下作曲為荒井由實(現為松任谷由實),但卻完全記不起是誰唱的。原來〈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是來自《魔女宅急便》的,其實記不起也很正常,因為這歌己被改編得面目全非,現已變為一首不節不扣的涉谷系 bossa nova 風格

來到第七首〈夜空ノムコウ〉,單看歌名和不意為意,但聽下來卻十分親熟稔(原來是改編自 SMAP 的作品),結果 Sotte Bosse 把這首紅極一時的流行曲改編成一首有帶點點傷感和流露著地中海風情的 acoustic 清新小品(Sotte Bosse 也在另一張唱片把 SMAP 的《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改成一首令人聽得死去活來的 acuostic 小品)。第八首〈メランコリニスタ〉完全是來歷不明完的,只知來自Yuki,也給改成是一首柔情小品。第九首〈イージュー★ライダー〉很不錯,Sotte Bosse 改成很正經,很是 Antonio Carlos Jobim 那種椰森樹影的巴西風情(怎料原唱的奥田民生的那一個版本是很「rock」的)。

最後一首〈Hello〉,大概是原創的,因為作詞者為 Cana,亦即是 Sotte Bosse 的女主音,〈Hello〉的旋律十分優美,由小提琴帶領著一份傷感的感覺,雖然很 pop,但聽起來也很窩心。我對《innocent view》整體感覺十分良好,除了因為《innocent view》的選曲優良,改編特別,加上 Cana 那沙啞迷人的聲線,口裡唱著「唔喊唔淡」的英文更是性感。雖然,我對這張唱片的感覺良好,但我甚少在無「源」無「故」的情況下買一隻「不明來歷」的唱片,心想回到香港做點 research 才買也未遲,滿以為香港什麼也可以買到,怎料走遍 HMV、Hong Kong Record 和信和也找不到,只能待客訂購,卻索價不菲。最終託同事在十二月日本旅行時幫忙一口氣買了三張大碟的 Sotte Bosse,分別是 2006 年2月2日發行的《Essence of life》、2007 年3月7日發行的《innocent view》和 2007 年10月3日的發行的《moment》。三張唱片也是大玩反唱和改編,選曲也是日本曾經火紅熱買的流行曲目,如果香港是有 Sotte Bosse 買的話,我會強烈向所有人推介,不要再買那些翻抄再翻抄的 3 CD 單碟價的日本 forever love song 電視劇精選情歌集了。

*後來才知道《innocent view》在日本本土也很受歡迎,據 Oricon 音樂排行榜等的統計,《innocent view》的全年銷量達165,282張,列第 74 位。

Sotte Bosse 的 offcial web site 有每一首歌的試聽: www.sottebosse.com

2007-08-06

婚宴上的小禮物

去過「飲」的人也曾經收過型型式式的「小禮物」。但我和太太也十分抗拒那些所謂的「小禮物」,總覺得那些甚麼果醬呀、筷子呀、相框呀、巧克力、小擺設‧‧‧都只是那些金都商場和「印貼」商人所虛擬出來的「必需品」。正因為我和太太也不希望成為商人的點心和跌落消費主義的圈套,所以在籌備婚禮時從來沒有想過「買」甚麼「小禮物」。

沒有「買」現成的「小禮物」,換來的是我和太太的另一份心意 - 一張我們親自提撰寫的心意咭。當然,心意咭的封面是我倆的結婚相。找了做設計的好友為我們攪印刷和排版;我和太太各人寫了一段文字;找了兩張尚算是最好看的結婚相;朋友把兩張不同色系的相片套上一金一銀的封套,於是我們的「小禮物」就是兩段文字,再佩上兩張不同的結婚相、兩個不同的封套和兩款不同的排版。


領悟愛

「戴上鑽石介指,細說我們願意…」

很不容易走到人生的另一階段,曾聽說『愛情的最高境界是能經得起平淡的歲月!』今天是我和 Sunny 的大喜日子,今天我倆在所有家人、親友和好朋友前許下堅定的承諾,信守為對方作出一生的承諾 : 互相不放棄、不背叛、包容、理解、相愛……就這樣攜手一生。

回顧過去這幾個月的婚禮籌備,在這裡我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是我的爸爸、媽媽、家翁、家姑,多謝您們無微的照顧和無私的付出,同時亦感謝您們養育之恩。 其次是我倆的親朋好友,有著您們的祝福和支持,帶給我倆無限的歡欣和喜悅。 最後亦多謝各方好友,衷心感激您們為我倆的婚禮分擔了很多工作,使我倆的婚禮能夠順利舉行。


交流、信賴和珍惜

有人說「結婚是愛情長跑的終結」,我不認同;我倒認為,結婚才是愛情長跑的開始。我相信愛情是經歷長年累月的洗練,由兩人互相交流和信賴所打磨而成。我相信愛情是需要兩人在相處上和而不同又互相影響對方,可以給予無條件的信賴又沒有猜疑才能成事。雖然交流和信賴不能量化,只能心神領會,但我感到十分恩惠,因為我找到一個可以和我甘苦與共,互相信賴並可互相交流的伴侶 ─ Angel,所以這段愛情我必會好好珍惜。

另外使我感到恩惠的是在整個婚禮籌備過程之中,我深切領會到爸爸、媽媽、外父、外母、身邊朋友和同事的愛和關懷。原來身邊的人為我們的婚禮慷慨地付出、為我們的婚姻雀躍、為我們的未來祝福。我會好好的珍惜,在此向您們衷心道謝。

2007-07-17

我會做好佢老公


成為了人家的老公剛好一個月。

在過去的幾個月,
籌備了一個有生已來最大的 project;
經歷了一個人生重要的 mile stone;
度過了一個出來做事之後最長的 long vacation。

在婚禮當日,
接受了很多親朋戚友的祝福和道賀;
感激了兄弟姊妹的大力幫忙;
接過了一個我最尊敬的音樂人送來的禮物
多謝了爸爸、媽媽、外父和外母的養育之恩和惜心栽培;
娶了一個我最愛、對我最重要、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賢妻。

以下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我一個真真正正會實踐的承諾:

我會做好佢老公。

linkwith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