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1
Primal Scream 的 Screamadelica
Primal Scream 的 Screamadelica 在九一年成為 Melody Maker 的年度最佳專輯。在二零零五年四月,英國電視台 Channel 4 的 100 Greatest Albums 名單內 Screamadelica 依然企穩第八十一的位置。今天再聽 Screamadelica 感覺依然新鮮,絕不過時 。我這幾天就是不斷在聽了!
一九九一年的九月, Primal Scream 推出了石破天驚的 Screamadelica。從此改變了 indie-dance, indie-rock 定義。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英國的 Acid House / rave 熱潮剛剛興起, Creation 唱片公司旗下的 Primal Scream 亦受到這熱潮所影響, Primal Scream 放下 c86 的搖滾風格, 與電子混音大師 Andy Weatherall 坐在錄音室、按著鍵盤、對著電腦,把 overground 的 rock music 和 underground 的 dance music 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在 Screamadelica 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 higher than the sun,此曲特別請來 Alex Paterson ( orb 的主腦,亦是我最喜愛的 ambient 組合 ) 合作,音樂上是:太空感+電子感+迷幻+ dub + Bobby Gillesie 那“上了電”的聲音+露骨的歌詞:
My brightest star's my inner light let it guide me
Experience and innocence bleed inside me
Hallucinogens can open me or untie me
I drift in inner space, free of time
I find a higher state of grace, in my mind
I'm beautiful
I've glimpsed, I have tasted, fantastical places
My soul's an oasis, higher than the sun
看!不用 take drugs,已經“上電”了。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曲升仙作品, inner flight ( 又是 ambient ), 此曲沒有歌詞,但有重型 dub 節奏和電子聲效。還有充滿東方色彩的電子小品 i'm comin' down,聽過令人心廣神怡、樂到病除 。十年前可以在舞池大放特的 don't fight it, feel it,現在聽起來可能老土了一點。此終,那段 keyboard "娘"了一點,但其 bassline 依然很 groove。Come together , loaded 和 movin'on up 這些經典的 rock 加 dance beat,不用多說,就是聞歌起舞,百聽不膩的作品。
還有在 Twenty-four Seven 這套電影出現過的滄海遣珠 damaged。只有吉他和 Bobby 柔情似水的聲線,情深款款地,唱著:「I'd never felt so happy 」和「Stone, stone, stone in love with you」
Sweet summer days
When I was feeling so fine
Just you and me girl
Was a beautiful time
Oh yeah
Said I felt so happy
My my my
I was through with doubt and pain
All the love I felt hadn't been in vain
Got damaged
I got damaged
I got damaged
I lost myself in you
I'd wake up beside you
You'd hold me in your arms
Nothing and nobody's gonna do me
Any harm oh yeah
Said I felt so happy
My my my
And the way I felt inside
Made me feel so glad to be alive
Got damaged
I got damaged
I got damaged
I lost myself in you
Do do doo
I'd never felt so happy
Do do doo
I'd never felt so happy
Do do doo
I'd never felt so happy
I'll never feel that way again
No, no, no, no, no, no
My my my
People can be precious
But they ain't for keeping
I got too possessive
But souls ain't for stealing
You were my addiction
I got strung out and crazy
Hit me like a fever
When you left me baby
Stone, stone, stone in love with you
I was stone, stone, stone in love with you
2005-09-15
ROBOT: 一本高水準的本土免費雜誌
在 HMV 拿了這本很久不見的本土免費雜誌,發覺其 graphic design 、大小、呎吋、厚度也更以前不一樣、改版後的 ROBOT 可看性提高了不少. 今期有 moby 的香港專訪 , 有香港獨家現場報導 Barcelona Sonar Music festival ,有 ipod shuffle 送...
我對 moby 的專訪,特別感興趣。原來大碟的名字叫"hotel"是因為他經常在酒店作過客,對酒店有一種既疏離又親切的關係。作為素食者的他,最懷念的食物,原來是十五年沒有食過的 New York flat crust pizza。專訪裡更談到 moby 對人權,美國政府,和他心目中的電子音樂會的看法,還有把歌曲用作廣告的原則。
這本土免費雜誌水準之高,誠意可嘉,絕對把本地很多要付錢的雜誌比下去!
在 HMV 找不到?以下有這本雜誌的電子版本:
http://www.robotunderground.net/
2005-09-13
再來一個免費的陳綺貞,唔該!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卻有免費陳綺貞音樂會.
澳門文化中心請來陳綺貞,在 17-18/9/2005 連續兩晚與澳門的樂迷共渡中秋,更將首度現場演唱其將於九月底發行的最新大碟新曲.
上回陳綺貞來香港在細小的酒吧演唱,還給人家說音響差強人意.今回陳綺貞在澳門的文化中心廣場演唱,更是澳門文化中心請來的.如果我是陳綺貞,我也情願去澳門了.我們的文化中心去了那裡...去了迪士尼?
陳綺貞&友人《旅行的意義》音樂會
17-18/9/2005 星期六、日
演出者:陳綺貞、鍾成虎、陳柏州、蔡坤奇、林心怡、陳建騏
時間:晚上七時
地點:澳門文化中心藝術廣場 / 冼星海大馬路
門票:免費入場
製作:澳門文化中心
資料查詢:(853) 700 699
免費的 Omara Portuondo 演唱會
這邊廂香港的迪士尼鬧得熱騰騰,那邊廂澳門的國際音樂節亦如箭在弦,將於二○○五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月六日舉行. 在其澳門國際音樂節的網上可以看到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有普契尼歌劇《Madam Butterfly》、伯恩斯坦音樂劇《West Side Story》有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的 Omara Portuondo 的演唱會...
在香港這邊廂, 10月20,21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 Latin Passion Festival 也有 Omara 的演唱會, 門票 $480, $380,$280,$150. 正常不過. 但那邊廂澳門的 Omara Portuondo 的演唱會竟然是免費入場!
大家同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當香港政府還在吹噓迪士尼效應,還在抱怨香港人的文化水平的素質的時侯,請看看人家澳門特區是怎樣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質,是怎樣與眾同樂!為什麼香港政府拿三十萬建造魚池給一個人觀賞,也不願意拿給大眾觀賞呢?
Omara Portuondo: “Flor de Amor”演唱會
2005年10月18日星期二晚上八時大三巴牌坊免費入場
2005-09-12
你從未見過的利東街
我在灣仔工作了好些年頭,雖然不是在這裡長大,但對這個社區也有一些感情.當知道市區重建局會拆毀整條利東街,心裡十分難過.身為小市民沒有什麼可做.
在今年的一月參加了藝術中心的「尋找灣仔美學觀」攝影工作坊,令我對灣仔和攝影都有 重新的體驗.當時和組員在灣仔街市四處拍照,和街市內的小販談談對灣仔這個社區的感覺,回到工作坊做了報告,就沒有再發展下去了,雖然導師十分鼓勵我們繼續把我們的意念發展下去...
日前走過集成,見到這個你從未見過的利東街的展覽,才發現一些概念是非常需要恆心和計畫去進行的.
民間博物館花了半年的時間,利用特殊的攝影手法和電腦技術,把一條完整的利東街用我們在現實中沒有可的角度表達出來.那好像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正正把我嚇一跳!
你從未見過的利東街
展期由9月10日至10月9日
灣仔集成中心集成展廊 (軒尼詩道302-308號)
2005-09-04
打書釘: Routledge 哲人系列
在三聯書局打書釘,被幾本封面設計非常特別的書深深地吸住. 原來是 Routledge 哲人系列. 這個系列有大名鼎鼎的哲學家 Jean-Paul Sartre 的《存在與虛無》, Karl Popper 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 Bertrand Russell 的《權力論》,《西洋哲學史》,《我為什麼不是基督徒》, Herbert Marcuse 的《單向度的人》,Michel Foucault 的《瘋顛與文明》,...
我把 Herbert Marcuse 的《單向度的人》拿在手裡細閱: Herbert Marcuse 是法蘭克福學派文化批判理論的重要著作之一,他在六十年代的工業社會研究當時美國的年輕人,發現他們給當時"單向度的"的社會塑造成"單向度的"人,他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和消費主義社會,他們被社會不斷灌輸他們不需要的價值觀,社會令他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和意識形態已經被資本家和日新月異的科技所操縱.他們不敢懷疑,不敢批判他們所生活的社會,政府,其實這樣的工業社會比極權主義更可怕.
其實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這樣"單向度的"的社會,大家打開報紙,雜誌,電視,坐巴士,通通在接收這些無用的所謂"資訊",這些"資訊"用不同的形式叫大家消費,使我成為消費主義的奴隸. 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我們有沒有需要消費我們所謂的必需品.
我們的政府同樣地主導我們的思想,不鼓勵我們給意見和反對,一切以資本家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為依歸, 例如: 維港填海, 否決07,08普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