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1

甚麼是音樂?


華利的一篇《什麼是文化?》挑起了我敏感的神經。

「新學期的德語課本其中一課講到 Kraftwerk 這隊來自德國,被譽為當代電子音樂始祖的「神檯級」組合,而隨課本的聽力 CD 更收錄了幾首 Kraftwerk 的代表作。我聽?聽力 CD 卻不似在學德語,像在聽他們的音樂。

忽然想,香港的課本會不會有黃霑或 Beyond。
......
香港人那好像很懂得尊重文化藝術的態度,其實膚淺得很。愈高尚愈不可碰觸,於是不想去了解,集體意識形成一種概定印象。以為稱為電影節的電影都是睇唔明的電影,其實有很多電影比你每晚追的港產電視劇好笑上千百倍。於是香港人有了藉口做鴕鳥,在自建的泥堆?繼續庸俗下去。」


又,林奕華在《等待香港》< 青 春 篇 > 裡面有一篇“to be or to have:快樂是甚麼?”

「電視轉播北京的流行歌曲頒獎典禮,得獎的港台歌手在舞台上千篇一律地多謝唱片公司,經理人,支持他的歌迷,只有名叫韓紅的大陸歌手一站出來就說:「我不要多謝甚麼人,我只說三句話,一、我會好好寫歌,二、我會好好唱歌,三、我會好好做人!」身上沒有炫耀服飾的她,一開腔唱起來便震懾全場。

當地我想,港台歌手棍必是又妒又恨又自卑-誰叫別人是個歌手,他和她卻只像商品。」


德國有好些組合,實在對全世界的音樂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Kraftwerk 影響了以後的電子音樂;Neu!影響了以後的 Krautrock;Bauhaus 影響了以後的 Gothic Rock。(搞錯了,Bauhaus應是英國組合)

這一些「神檯級」的組合影響了音樂的世界、現實的世界和文化。他們"最初"玩這些實驗音樂,絕對不是為了討好聽眾和唱片商,而是為了一己之欲,由心而發地"造"出他們心目中的音樂。

反觀香港,歌手和唱片商是為了一己之"欲",去"做"他們認為大眾喜歡的音樂;同時大眾又被歌手和唱片商排山倒海的宣傳技倆,加上羊群效應,令到大眾自己"以為"自己"喜歡"歌手和唱片所"做"的"音樂"。

其實大眾、歌手和唱片商都已經忘記了甚麼是音樂、忘記了應該怎樣"造"音樂、忘記了怎樣欣賞音樂。香港的唱片業只有流水作業式、重產不重質生產?;獨欠發自內心的音樂創作(其實香港是有獨立音樂的,無奈卻被推至邊緣)。

至於HIGH CULTURE─「香港人那好像很懂得尊重文化藝術的態度,其實膚淺得很。」我認為有些香港人真是十分膚淺!極之膚淺!記得當年李雲迪來香港,那一些膚淺的香港人瘋狂搶購的情形嗎?報紙曾經報導李雲迪演出當晚,台上有好些樂章還演奏完,台下的"聽眾"已經拍手,簡直令香港人蒙羞。

香港人為追求高尚的文化而追求,早前的柏林愛樂來港,又再挑起香港人高尚的情操,又再牽起搶購潮。四處張羅,千金一擲,滿以為千八大洋一張門票可提昇自己的港農文化水平。當中又有多少"高尚"的香港人知道,誰是西門.歷圖;誰是卡拉揚?

延伸閱讀:
什麼是文化?
http://www.cinery.net/snap/what_is_culture?commented=1#c000155
《等待香港》< 青 春 篇 > ,林奕華,牛津,2005
http://www.oupchina.com.hk/chi/what/academic.asp#0508-7

2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覺得牛津出的一堆關於香港的書,都很值得看,例如我最近看了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

另外,我找回 Keith Jarett 來聽,上次聽沒怎麼用心,這次聽就感覺到好正,很適合我這幾天的心情。

Sunny Chan 說...

陳冠中加上廖偉棠和顏峻另一本講中國的《波希米亞中國》和詹德隆一系列的講中西文化的《中通外直》亦很值得讀。

linkwith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