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有數天,這個『香港有史以來首次藝術與歷史結合』,『沿灣仔利東街的裝置為香港前所未有』就會結束。在這個「灣仔新光影傳奇」的裝置,我們可以窺探到『到底我們是誰?』、『我們的傳統又是什麼?』、『社區的隱蔽回憶為街道帶來什麼新意義』。

我們的城市規劃到底為我們的城市帶來什麼新意義?我們的城市規劃到底破壞了我們什麼的傳統?到底我們在「不存」在的街道上可以找回什麼回憶?到底我們的政府還要破壞多少我們所多餘無幾的歷史建築?

這個活動以夏季攝影計劃 「憧憬世界 2006 - 光之旅」 的學生所創作的文字及影像,紀念利東街的歷史。

灣仔新光影傳奇
日期 : 12月14日至1月2日
時間 : 下午 6 時 至 11 時
地點 : 灣仔利東街 請由莊士敦道進入
好友傳來電郵一個 youtube 的連結,先是給那懷舊的 music video 引起我的好奇,然後是青春無敵的吹口哨聲,funky 的敲擊節奏,加上簡單明快爽朗的 bassline ,令人十分討好。原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 Peter Bjorn & John 不是一隊新組合,而是早在 1999 年組成,突然走紅是因為其第三張大碟內找來的同是瑞典的樂隊 The Concretes 的 Victoria Bergsman 合作了一首〈Young Folks〉而打入英國細碟榜。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迷 Enigma 的《MCMXC a.D.》,Enigma 的細碟,好像是〈Sadeness〉、〈Mea Culpa〉、〈Principles of Lust〉,我也差不多買齊,就連有份兒 Enigma 的集錦碟也不放過。就是在這胡里胡塗的情況下買了一張「New Age」的集錦碟《pure mood》。初時只以為《pure mood》內的音樂也是像 Enigma 那種「行 catwalk」的風格,我對唱片內的其他音樂單位是全無認識,誰不知在這集錦碟的音樂陣容位位也是大師級。除了 Enigma 的〈Sadeness〉和〈Return to Innocence〉,還有 Enya 的〈Orinoco Flow〉、Ennio Morricone 的〈Theme from The Mission〉、David Byrne 的〈Theme from The Last Emperor〉、Angelo Badalamenti 的〈Theme from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即軟硬老人院整蠱電話的音樂)、Vangelis 的〈Chariots of Fire〉和 Ryuichi Sakamoto (「土反」本龍一) 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即《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主題曲)。
又到聖誕,最令人討厭的老土聖誕歌又從各大小商場、店舖跑出來。去年寫了一連幾篇《不一樣的聖誕》,今年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