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7

眾裡尋花千百渡

當翻閱電影節的「小冊子」時發現《花渡. Fados 》這電影時那種「眾裡尋花千百渡」的喜悅,實在難以形容。早因 Wim Wenders 的《Lisbon Story》而愛上 Madredeus 的音樂;及後因 Cesaria Evora 那再流露著 fado 血脈的音樂而著迷;然後因《伊莎貝拉》裡的一曲〈O Gente da Minha Terra〉而對葡萄牙和澳門的異國情調「另眼相看」;至去年,終於在《地中海藝術節》近距離透過 Cristina Branco 的音樂和在她身上感受到 fado 這源自十九世紀自葡萄牙這的音樂,在聲音上的優美和在歷史層面上所背負的哀傷和悽涼。

《花渡》的導演是曾拍多部以舞蹈和音樂為電影主題電影大師 Carlos Saura。原來在好幾年前的電影節,已看過 Carlos Saura 的《Tango》,當時看到他對光與影的運用已感驚奇,那種穿梭於現實(景)、舞台(怖景)的時空交錯;故事和人物的發展、音樂和舞蹈的互相交織,每每也時有驚喜,但又毫不突兀,不禁令人對 Carlos Saura 在處理光與影手法之高明感到萬分佩服。

看《花渡》本來只是抱著一種觀摩的心態,在香港可以欣賞 fado 這種音樂的機會可謂少之有少,沒想到 Carlos Saura 的《花渡》不但成全了我這小小樂迷希望一睹花渡音樂的奢侈要求,更我開啟進入花渡世界之大門...

在〈Casa de Fados〉那一段簡直是過足「花渡引」,從沒想到傳統的葡萄牙音樂可以猶如 hip hop 裡的 battle 般,在 Carlos Saura 的安排下 Richardo Ribeiro、Carminho、Ana Sofia Varela、Pedro Moutinho、Maria Da Nazare、Vicente Da Camara 等人,你一段我一段對唱、互相切搓、互相欣賞...

Caetano Veloso 和 Mariza 無疑是整部電影的焦點所在,但 Richardo Rocha 和 Jaime Santos 那精彩的葡萄牙結他彈奏出的純音樂,相信也會是花渡迷的至愛。個人最喜歡的,是〈Carlos do Carmo〉那一幕。除了優美的歌聲,Carlos Saura 更在短短的一首花渡透過巧妙的影像投射,帶領觀眾走過里斯本的頭巷尾城,引領人們窺探葡萄牙首都的小鎮風情。在整部電影,除了音樂,還有舞蹈,在《花渡》影裡,舞蹈雖不是主角,但曾拍多部以舞蹈為電影主題的 Carlos Saura 卻利用了很多舞蹈來了作過場和伴舞,舞蹈的加插毫不多餘,更為本來只有聽覺上帶來享受的花渡音樂增添了視覺上的滿足。

85 分鐘的光與影,沒有多餘的一秒,雖未能道盡花渡的古往今來,但我絕會推介給所有喜歡花渡和有興趣接觸花渡音樂的朋友。

來自電影節的介紹:

『來自十九世紀的偉大傳統,繼佛蘭明高、探戈之後,梭拉請出葡萄牙最深沉的靈魂fado,終完成抒情三部曲。有說葡萄牙的靈魂是fado,fado的靈魂是Saudade。這個字沒法翻譯,是混和鄉愁、遺憾與希望的一種複雜情感。一段接上一段不同風格的fado和舞蹈,不只去詮釋難懂的靈魂,更在追認fado發跡於貧民區的湮遠年月。一代歌后Amalia Rodriques的傳奇身影和第一線的歌者輪流站台,梭拉用投影變魔法,將孤單變出巨大布幕上的綽綽人影,如fado的前世今生……極盡視與聽之娛。』

2008-03-20

Arthur Clarke (1917 – 2008)

『世界著名科幻小說大師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周三在斯里蘭卡的寓所病逝,享年90歲。...克拉克著有逾100本科幻小說及數百篇小說文章,最著名的是於 1964年與美國名導演斯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合作,把原著《2001:太空漫遊》改編為經典科幻電影。他在該小說中預言的太空旅行、用人造衛星進行通訊傳播和使用電腦等,都已成為現實...』

不諱言,克拉克的小說,我沒有看過半章;但,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遊》,我卻看過很多次。由初時帶著跟風的心態,胡里胡塗地看,看來看去也看不明;然後帶點不憤,要把電影裡的故事看過明白,一再重複又重複仔細地咀嚼,才開始發現 Stanley Kubrick 在每一個鏡頭,每段不同的情節,甚至一個小小的過場音樂,也隱含了千言萬語。

我永遠記得猩猩們拿起骨頭當武器的一刻,是以暴逆暴和「野蠻」的開始;太空船在太空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那一幕,相約太空基地開會,打個「太空漫遊電話」,代表了人類自以為科技文明的愚蠢行為;太空人發現外太空「文明石碑」時那目光代表了人類的緲少;為「人民服務」的「智能」電腦是如何的老奸巨惑,Stanley Kubrick 和 Arthur Clarke 一再向人類說,看你們是多麼的愚昧、多麼的自以為「是」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 - 太空船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時的那一幕,Johann Strauss 那首藍色多腦河,我永遠記得...

2008-03-08

Ornette Coleman 的震撼

每年的香港藝術節也帶來不少重量級的爵士樂大師,例如早幾年則有 Jan Garbarek 和 Herbie Hancock。在愛好爵士樂朋友的推波助瀾下,也因而看過 Wayne Shorter 和 Jack DeJohnette 在香港藝術節的精彩演出和開始愛上爵士樂。今年藝術節請來五六十年代爵士樂的 free jazz 大師,現年七十開外的 Ornette Coleman 來港,就如《紐約時報》所說,Ornette Coleman 是「碩果僅存的爵士樂大師。」,試問又怎能錯過。

說實話,其實對 Ornette Coleman 的認識,僅只來自他跟 Pat Metheny 合作的《Song X》,那張被歸類為 post bop、avant-garde jazz、free funk、noise 和 free jazz 到現時為止仍然深感難以「理解」的唱片(雖說難以「理解」,但又暗自覺得《Song X》好「勁」)。所以,當走進文化中心看 Ornette Coleman 也只是抱著戰戰兢兢和「觀摩」的心態。

因不熟識 Ornette Coleman 所玩的曲目,所以初時也不太投入,加上 Ornette Coleman 和他的團隊所玩的 free jazz 基本上是各有各玩,「常人」是很難捕捉到那種「pattern」。我想他們是有「pattern」 的,但他們玩音樂的時候大概又不很跟隨固有的「pattern」。看 Ornette Coleman 和他的團隊一行五人的演出,倒有點像看杜琪峰的電影。每首樂章,眾人也會在同一「點」開始,就像來自來五湖四海的好兄弟要共同做一件大事;聲音同時由那一刻響起,大家雖然由同一個「key」或者 「pattern」開始,但往後的「發展」則總是愈走愈遠,就像杜琪峰電影那種決裂,大家的目的開始各有不同,因而各有各自的「發展」;但偶爾又會在某一個交叉點遇上,或者互相輔助 jam 好幾個 bar,然後又再疏遠,似是好兄弟總會在重要關頭互相幫助,然後再各走各路;最後大家總會在某一個時間再度遇上,他們的同「key」和「pattern」又再重新連接起來,然後在同一個位置準確地完成那一首樂章,就像告訴他們手足情深,的目標並沒有改變,只是各人有各自的做事手法,但目標卻只有一個。



不得不提,在演奏會中段出現了一首絕對「TURN ME ON」的樂章。Ornette Coleman 竟然改編了一首我很喜歡的巴哈作品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 Prélude〉。巴哈的〈Prélude〉本來是一首十分平和、溫柔、含蓄,節奏嚴謹、簡約的樂章,但在 Ornette Coleman 巧妙的安排下,〈Prélude〉只保了由溫柔、含蓄的前奏,然後卻變奏成一首錯綜複雜的、變化多端,結構難懂難解的 free jazz 樂章。對〈Prélude〉固有的感覺,被 Ornette Coleman 一下子推翻了,那種震撼難以形容,但那種「發現新大陸」的興奮又剛好蓋過了震撼所帶來的不安!

來自藝術節的簡介:

『歐奈.柯爾曼是當今炙手可熱的爵士樂手。50多年的音樂生涯,活力未減,音樂創意不斷。06年推出前一年音樂會現場灌錄新碟《Sound Grammar》,獲高度評價。07年,柯爾曼憑《Sound Grammar》獲一年一度的普立茲音樂獎,而他亦成為該獎項60多年歷史以來獲獎的第二位爵士樂手。同年更囊括格林美,及由四百多位傳媒票選為年度爵士音樂家,成為去年最矚目的樂手之一。

50 年代,爵士樂界刮起改革之風,樂器間不講主次,講求平等,音樂講求創新變化之聲不斷。柯爾曼當時以先知的姿態,推出幾張大碟,震撼整個樂壇。直至1960 年,一眾樂手響應着這股自由之風,柯爾曼即成為改革運動的靈魂人物。時年77歲的柯爾曼,08年再次上路,香港藝術節是重要一站。他獨特的雙低音組合,今次更會再加多一人,勢成為爵士樂團的另一創舉!』

在場有獲普立茲音樂獎的《Sound Grammar》售賣,但取價 280 大元,雖然說香港沒有發售這張唱片,但 Amazon 才買 14 美元,何況 HMV 訂購也只是 HK$185.00!

延伸閱讀:
耕者有其田: [簡介] Ornette Coleman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棧:爵士樂中的人物描寫

linkwith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