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聖誕,《不一樣的聖誕》當然要繼續。雖然有不少地方仍然大播特播那些陳年聖誕音樂,但今年跟往年好像有點不一樣,最少走過 lane crawford 你會聽到 Belle and Sebastian 唱〈 Little Town Of Bethleem〉、走過 ifc 你會聽到 Cocteau Twins 唱〈Winter Wonderland〉,有幸在假日經過 landmark 的話,更會聽到現場演奏的 jazz 版聖誕音樂!
Mogwai 下月來港,急忙重溫惡補,當下發現他們也有自家製作的聖誕曲目,雖不是甚麼劃時代重新打造的改編後搖滾聖誕音樂,其實只是歌名巧合有一個多少具聖誕氣氛的關鍵字,但已夠叫人樂上半天。來自 Mogwai 的《EP+2》就有一首歌簡單直接的〈Christmas Song〉,沒有鏗鏘的聖誕鐘聲、也沒有兒童大合唱;只有簡潔的琴聲、和諧的結他聲和零碎的鼓聲,簡簡單單的三分二十九秒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聖誕圖畫,在本應平平安安的平安夜,安坐家中細聽,總比走到喧鬧的街上玩倒數,更有聖誕氣氛。
延伸閱讀:
不一樣的聖誕 by Belle and Sebastian
不一樣的聖誕 by Projekt - Excelsis ~ a dark noel
不一樣的聖誕 by Cocteau Twins
不一樣的聖誕 by Wham!
不一樣的聖誕 by Ryuichi Sakamoto
不一樣的聖誕 by John Lennon
不一樣的聖誕 by 達明一派
2008-12-23
2008-11-14
Crystal Castles
在 engadget 看到 Toshiba 這動用了二百部攝影機的「後 matrix」廣告,本已是視覺上的一大享受,豈料背景音樂更是用上近來甚為喜愛的 Crystal Castles,更令人興奮莫名!
Crystal Castles 是來自加拿大,由 Ethan Kath 和 Alice Glass 所組成的二人電子組合。印象中,由一男一女組成的電子組合總有著獨特的化學作用,令人記憶猶新的心頭好也有玩 drum N' bass 和 trip hop 起家的 lamb、法式浪漫情懷的 mono 和古古怪怪 moloko,當然少不了後期才「電子化」的 Everything but the girl。以上的電子組合,開宗名義是百分之一百的「電子化」,但 Crystal Castles 可有點與眾不同,雖然他們的音樂是百分之一百的電子,但他們帶來的感覺卻是 punk 和 noise。
Ethan Kath 善於玩弄那八十年代的電子遊戲聲效,Alice Glass 經常透過儀器的扭曲唱出不尋常和歇斯底里聲音,Crystal Castles 好玩的地方是他們的音樂猶如狂野的 Yeah Yeah Yeah! 加上復古的 Ladytron、再加上節拍強勁的 Daft Punk,如果看過 Alice Glass 在台上又 diving 又跳上跳落的瘋狂演出,你會以為在看 rock concert 多於在看一個電子組合表演,亦因 Alice Glass 過於瘋癲,他們在 Glastonbury 的演出也被半途腰斬!怪不得 Alice Glass 贏得 the coolest person on planet Earth in 2008 的美譽。
"
Crystal Castles 是來自加拿大,由 Ethan Kath 和 Alice Glass 所組成的二人電子組合。印象中,由一男一女組成的電子組合總有著獨特的化學作用,令人記憶猶新的心頭好也有玩 drum N' bass 和 trip hop 起家的 lamb、法式浪漫情懷的 mono 和古古怪怪 moloko,當然少不了後期才「電子化」的 Everything but the girl。以上的電子組合,開宗名義是百分之一百的「電子化」,但 Crystal Castles 可有點與眾不同,雖然他們的音樂是百分之一百的電子,但他們帶來的感覺卻是 punk 和 noise。
Ethan Kath 善於玩弄那八十年代的電子遊戲聲效,Alice Glass 經常透過儀器的扭曲唱出不尋常和歇斯底里聲音,Crystal Castles 好玩的地方是他們的音樂猶如狂野的 Yeah Yeah Yeah! 加上復古的 Ladytron、再加上節拍強勁的 Daft Punk,如果看過 Alice Glass 在台上又 diving 又跳上跳落的瘋狂演出,你會以為在看 rock concert 多於在看一個電子組合表演,亦因 Alice Glass 過於瘋癲,他們在 Glastonbury 的演出也被半途腰斬!怪不得 Alice Glass 贏得 the coolest person on planet Earth in 2008 的美譽。
"
2008-08-23
the kooks - live in hong kong
前文說,最常到的是 HMV 發掘新音樂。當時在新唱片專欄,被《Inside in Inside Out》那黑白的唱片封面所吸引,心想這封面美術指導用得不錯(黑白相片加上紅黑組字體簡單而真接,很是美觀),就帶上 headphone 試聽。第一首〈seaside〉,清新自然的 aucostic 結他已是令人心動,再加上其後幾首爽快利落的〈see the World〉、〈sofa song〉、〈eddie’s gun〉和〈ooh La〉更教人愛不釋手,很少在 HMV 沒有 skip 任何一曲的情況試聽整張唱片,《Inside in Inside Out》是例外。
至於今年推出的《Konk》,不是不好聽,要爽快有爽快,要俏皮亦有俏皮,但總是覺得 the kooks 最好的東西已在《Inside in Inside Out》表現了出來,尤其不喜歡〈do you wanna〉,曲調沉悶、歌詞乏味;〈stormy weather〉裡面的 cord 更彷彿把〈sofa song〉再玩一次,雖然對 the kooks 的《Konk》諸多不滿,難得來港 the kooks,始終也得支持,起碼我也很喜歡清爽的〈see the sun〉、活潑的〈Mr. Maker〉和怡人的〈shine On〉...
Luke pritchard 例行說了一句「您好嗎」,看他那傻頭傻腦的樣子,就覺他又搞笑又可愛。緊接令人興奮的幾首〈eddie’s gun〉、〈Ooh La〉、〈Always Where I Need to Be〉,企在最前名的樂迷似乎情緒已十分高漲。靜下來,作回氣的〈One Last Time〉是首很不錯的樂曲,表演了 the kooks 成熟的一面,也很喜歡那句沒有歌詞的「A-b-c-d-e-f and -g」。接下來的〈She Moves in Her Own Way〉和〈Mr. Maker〉也是我很喜歡的,當然還有〈Naive〉、〈Shine On〉、〈see the World〉、〈You Don't Love Me〉。其實在〈Naive〉之前唱了〈do you wanna〉,但我實在太憎這首歌。
以 acoustic 作安歌絕不令人意外,the kooks 大概也有不少 acoustic 的 bootleg。當 Luke Pritchard 獨自拿著木結他走到在舞台的中央,四周的樂迷已不斷說「是時候唱〈seaside〉了」。不錯 Luke 拿起木結他就說,他以前就是住在海邊,然後輕輕地唱出「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seaside?」。接著就是〈Jackie Big Tits〉,還叫台下的樂迷要幫忙唱出 chorus 部份的「around, round, round」和〈see the sun〉。雖然以我不大喜歡的〈stormy weather〉作結,但我也覺得 the kooks 的演出很了得,年青、有活力、不做作、看 Luke Pritchard 的表現,似乎也感受到他們很享受玩音樂和作表演。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再看the kooks 的演出。
至於今年推出的《Konk》,不是不好聽,要爽快有爽快,要俏皮亦有俏皮,但總是覺得 the kooks 最好的東西已在《Inside in Inside Out》表現了出來,尤其不喜歡〈do you wanna〉,曲調沉悶、歌詞乏味;〈stormy weather〉裡面的 cord 更彷彿把〈sofa song〉再玩一次,雖然對 the kooks 的《Konk》諸多不滿,難得來港 the kooks,始終也得支持,起碼我也很喜歡清爽的〈see the sun〉、活潑的〈Mr. Maker〉和怡人的〈shine On〉...
Luke pritchard 例行說了一句「您好嗎」,看他那傻頭傻腦的樣子,就覺他又搞笑又可愛。緊接令人興奮的幾首〈eddie’s gun〉、〈Ooh La〉、〈Always Where I Need to Be〉,企在最前名的樂迷似乎情緒已十分高漲。靜下來,作回氣的〈One Last Time〉是首很不錯的樂曲,表演了 the kooks 成熟的一面,也很喜歡那句沒有歌詞的「A-b-c-d-e-f and -g」。接下來的〈She Moves in Her Own Way〉和〈Mr. Maker〉也是我很喜歡的,當然還有〈Naive〉、〈Shine On〉、〈see the World〉、〈You Don't Love Me〉。其實在〈Naive〉之前唱了〈do you wanna〉,但我實在太憎這首歌。
以 acoustic 作安歌絕不令人意外,the kooks 大概也有不少 acoustic 的 bootleg。當 Luke Pritchard 獨自拿著木結他走到在舞台的中央,四周的樂迷已不斷說「是時候唱〈seaside〉了」。不錯 Luke 拿起木結他就說,他以前就是住在海邊,然後輕輕地唱出「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seaside?」。接著就是〈Jackie Big Tits〉,還叫台下的樂迷要幫忙唱出 chorus 部份的「around, round, round」和〈see the sun〉。雖然以我不大喜歡的〈stormy weather〉作結,但我也覺得 the kooks 的演出很了得,年青、有活力、不做作、看 Luke Pritchard 的表現,似乎也感受到他們很享受玩音樂和作表演。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再看the kooks 的演出。
2008-08-17
OneLive - OneRepublic
發掘新音樂,最常到的當然是 HMV,近年發覺 H&M 也是一個好地方。OneRepublic 就是無意中在 H&M 發現 - 一次走到 H&M,店內傳來一曲仿似是 belle and sebastian 的清爽結他再加上 kings of convenience 的流麗鋼琴所組成優美旋律,在男主音溫柔的聲線不斷高呼令人心窩的歌詞「I swear it's you, I swear it's you」底下,給打動了。
憑著這句歌詞,終於在網上找到這首是 OneRepublic 的〈won't Stop〉。滿以為發現一隊來自北歐的新組合,怎料 OneRepublic 竟然是來自美國,更加是「稱霸舞林」的 Timeberland 唱片公司 Mosley 旗下的新力軍。更令人錯愕的是,OneRepublic 最出名的不是 acoustic 的〈Won't Stop〉,而是由 Timeberland 操刀的 Billboard Pop 100 八星期高据冠軍〈apologize〉!
在看 OneRepublic 的 live 之前,可以說對他們已有不錯的好感,雖然 OneRepublic 很 pop 但那個流行悅耳的程度又掌握得很準確,說實話,他們再 pop 多一點,我會受不了,就如他們最 pop 那首〈apologize〉,絕對不是我那杯茶。常常搞不清楚,為什麼一隊美國 band 能夠寫出如〈Say (All I Need)〉、〈Stop and Stare〉、〈Mercy〉等帶有強烈的英倫味道,原來 OneRepublic 的「發起人」Ryan Tedder 說他們深受英倫搖滾音樂的影響,當中以 U2 尤甚。怪不得在演唱會當中,他們竟然 cover 了 The Verve 的《Bitter Sweet Symphony》,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一隊美國 band 走到香港玩個不足一小時的 gig 會 cover 一首英國 band 的「飲歌」,這一 cover,在在令我對 OneRepublic 的好感加不少分數。
另一出奇不意的是在《Bitter Sweet Symphony》之後 OneRepublic 玩了 Rihanna 的《Umbrella》,這個大概因為 Ryan Tedder 跟 Timeberland 當過兩年監製「學徒」有關,原來他在「發起」 OneRepublic 之前已是一個略有名氣的監製,Rihanna 也在 Ryan Tedder 將會監製的唱片名單上。最後 OneRepublic 把〈Come Home〉和〈Someone to Save You〉也玩過了,OneRepublic 竟然沒有唱我最喜歡那首〈Won't Stop〉,我滿以為〈Won't Stop〉才是他們是佳的作品呢!
憑著這句歌詞,終於在網上找到這首是 OneRepublic 的〈won't Stop〉。滿以為發現一隊來自北歐的新組合,怎料 OneRepublic 竟然是來自美國,更加是「稱霸舞林」的 Timeberland 唱片公司 Mosley 旗下的新力軍。更令人錯愕的是,OneRepublic 最出名的不是 acoustic 的〈Won't Stop〉,而是由 Timeberland 操刀的 Billboard Pop 100 八星期高据冠軍〈apologize〉!
在看 OneRepublic 的 live 之前,可以說對他們已有不錯的好感,雖然 OneRepublic 很 pop 但那個流行悅耳的程度又掌握得很準確,說實話,他們再 pop 多一點,我會受不了,就如他們最 pop 那首〈apologize〉,絕對不是我那杯茶。常常搞不清楚,為什麼一隊美國 band 能夠寫出如〈Say (All I Need)〉、〈Stop and Stare〉、〈Mercy〉等帶有強烈的英倫味道,原來 OneRepublic 的「發起人」Ryan Tedder 說他們深受英倫搖滾音樂的影響,當中以 U2 尤甚。怪不得在演唱會當中,他們竟然 cover 了 The Verve 的《Bitter Sweet Symphony》,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一隊美國 band 走到香港玩個不足一小時的 gig 會 cover 一首英國 band 的「飲歌」,這一 cover,在在令我對 OneRepublic 的好感加不少分數。
另一出奇不意的是在《Bitter Sweet Symphony》之後 OneRepublic 玩了 Rihanna 的《Umbrella》,這個大概因為 Ryan Tedder 跟 Timeberland 當過兩年監製「學徒」有關,原來他在「發起」 OneRepublic 之前已是一個略有名氣的監製,Rihanna 也在 Ryan Tedder 將會監製的唱片名單上。最後 OneRepublic 把〈Come Home〉和〈Someone to Save You〉也玩過了,OneRepublic 竟然沒有唱我最喜歡那首〈Won't Stop〉,我滿以為〈Won't Stop〉才是他們是佳的作品呢!
2008-08-12
Issac Hayes (1942 – 2008)
曾三次獲得格萊美大獎,Al Green、James Brown 和 Stevie Wonder 齊名 ,曾三次獲得格萊美大獎,被譽為 70 年代初期最著名的美國音樂靈魂人物之一的 Issac Hayes 上週日(10日)去世,終年 65 歲。
對於年輕一代的樂迷,正如筆者,對 60、70 年代的音樂可能所知不多,但無可否認,現在我們的流行音樂,就正正深受那火紅年代的影響和啟發。對 Issac Hayes 的音樂,老實說,所知不多,但作為一個 Portishead 的樂迷,關於 Issac Hayes 的一首〈Ike's Rap II〉,絕對要此而致敬。
Portishead 那最「家喻戶曉」的〈Glory Box〉的背景就是用了 Issac Hayes 的〈Ike's Rap II〉的 intro 作為 sample。而最有趣的是,時為 1995 年,當時 trip-hop 音樂剛在英倫興起,而 trip-hop 的另一代表 Tricky 也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用了 Issac Hayes 的〈Ike's Rap II〉作為他的〈Hell Is Round the Corner〉的 sample。當年有不少關於〈Glory Box〉和〈Hell Is Round the Corner〉的傳言,有說是 Portishead 先用上〈Ike's Rap II〉作為 sample,也有說 Portishead 和 Tricky 跟本不知道對方也同時選「睇中」同一個 sample。
雖然,誰用上〈Ike's Rap II〉這個 sample 跟 Issac Hayes 沒有甚麼關係,但是,若果沒有 Issac Hayes 這位 master 寫出美麗的〈Ike's Rap II〉,又那怎會在多年後有人把她發展成兩首風格各異,如此淒美的〈Glory Box〉和陰森的〈Hell Is Round the Corner〉。
對於年輕一代的樂迷,正如筆者,對 60、70 年代的音樂可能所知不多,但無可否認,現在我們的流行音樂,就正正深受那火紅年代的影響和啟發。對 Issac Hayes 的音樂,老實說,所知不多,但作為一個 Portishead 的樂迷,關於 Issac Hayes 的一首〈Ike's Rap II〉,絕對要此而致敬。
Portishead 那最「家喻戶曉」的〈Glory Box〉的背景就是用了 Issac Hayes 的〈Ike's Rap II〉的 intro 作為 sample。而最有趣的是,時為 1995 年,當時 trip-hop 音樂剛在英倫興起,而 trip-hop 的另一代表 Tricky 也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用了 Issac Hayes 的〈Ike's Rap II〉作為他的〈Hell Is Round the Corner〉的 sample。當年有不少關於〈Glory Box〉和〈Hell Is Round the Corner〉的傳言,有說是 Portishead 先用上〈Ike's Rap II〉作為 sample,也有說 Portishead 和 Tricky 跟本不知道對方也同時選「睇中」同一個 sample。
雖然,誰用上〈Ike's Rap II〉這個 sample 跟 Issac Hayes 沒有甚麼關係,但是,若果沒有 Issac Hayes 這位 master 寫出美麗的〈Ike's Rap II〉,又那怎會在多年後有人把她發展成兩首風格各異,如此淒美的〈Glory Box〉和陰森的〈Hell Is Round the Corner〉。
2008-07-18
傷風感冒不用到 A&E - Spiritualized
傷風感冒本來事小,打噴嚏、流鼻水、鼻塞乃家常便飯,竟然引至左耳發炎,半邊耳聽聲音不靈光事大.ipod 那好端端本是立體聲音樂,走進我的腦袋後,竟變成單聲道!奇怪的是,每次抱恙也會想起 Spiritualized,以前會想起那個包裝有如一般成藥《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現在就令人想起剛剛推出的《Songs in A&E》.
本來以為 Spiritualized 一再以 medical 和 hospital 為題材只不過是 designer 的 gimmick.誰不知 Spiritualized 的靈魂人物 Jason Pierce 在早幾年卻有死過翻生的經歷,而且經常進出急症室.話說 Jason 在 2005 年感染了雙側性肺炎 (bilateral pneumonia)和眼瞼中膈前蜂窩性組織炎(periorbital cellulitis),呼吸一度出現問題並需要深切治療.
怪不得《Songs in A&E》有一種接近死亡的氣氛.
2008-06-17
Virtual insanity
現今,作為一個「電腦業從業員」,亦即所謂的「做 IT」,在工作中所面對的「工作環境」,實在是 Virtual insanity。已前(也不過是十年),Server 通常是一部或一台的(當然不計 IBM AS/400 之類的「大機」 ),那時候我們只雖要有所謂 client / server 的概念、一些電腦 command,大概已經可以「跑江湖」。時至今日,很多 Server 已經在所謂的 virtual machine 上運行、現今一部所謂的 blade server 已經包含在十多 virtual server 在內、本來要用好幾個網絡設備把網絡分隔的,現在一部設備用上 virtual network 就可以了、以前要親身「on-site」的動作,現在差不多所有也可 remote control 跟「現場」沒有大分別。現是今日「做 IT」,就像那一些十歲以下未見過「黑膠」和 CD 的小朋友一樣,可能連他們負責 support 的那部 server 也未見過。想起 Jamiroquai 的〈Virtual Insanity〉,在在令人「感同身受」,現在甚麼也是 virtual 的,每次看到有關 second life 與真實世界的消息,我也感到有點吃不消,大叫「Futures made of virtual insanity!」
實在是借題發揮,Jay Kay 講的是更大的話題,「now every mother can choose the colour of her child」到底那個 child 自然不自然、是真是「假」、是 man-made man 嗎?
2008-06-04
奧巴馬的 beautiful day
公司的電視長期也在播放 Bloomberg television。那些節目的背景音樂我大概也「耳熟能詳」,今早 Bloomberg 突然傳來 U2 的〈Beautiful Day〉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抬頭望向電視,萬人空巷、只見一遍旗海,總是奧巴馬的口號 -"CHANGE",仍未見主角,令人振奮的〈Beautiful Day〉唱了大半,奧巴馬終於走出來宣布(或說 declare)當選為民主黨競選總統的代表。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特別圓,但外國的政治活動竟用上如此「潮」的音樂,又確實要比港台兩地的比下去。今日的確是奧巴馬的 beautiful day,持續好幾個月的「自己人打自己」悶戰終於結束,出名講 speech 動聽的奧巴馬說了以下一番話"Tonight, we mark the end of one historic journey with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a journey that will bring a new and better day to America" 如果我在場聽到如此激勵人心的說話,我也大叫支持!
翻查維基,才知道原來〈Beautiful Day〉在不少重要場合出現過,在上一回就是在高呼「Make Poverty History」的 Live 8 音樂會和颶風卡特里娜風災後在新奧爾良的第一場 Super Bowl XXXVI。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特別圓,但外國的政治活動竟用上如此「潮」的音樂,又確實要比港台兩地的比下去。今日的確是奧巴馬的 beautiful day,持續好幾個月的「自己人打自己」悶戰終於結束,出名講 speech 動聽的奧巴馬說了以下一番話"Tonight, we mark the end of one historic journey with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a journey that will bring a new and better day to America" 如果我在場聽到如此激勵人心的說話,我也大叫支持!
翻查維基,才知道原來〈Beautiful Day〉在不少重要場合出現過,在上一回就是在高呼「Make Poverty History」的 Live 8 音樂會和颶風卡特里娜風災後在新奧爾良的第一場 Super Bowl XXXVI。
2008-05-30
林海峰 showing the invisible
記得有一本講及市場學的書叫《無體行銷》(Selling the invisible)。書中大概說:麥當勞買的並不是漢堡和薯條,而是笑容和快速的服務;星巴克的主打亦不是咖啡,而是那除了家和工作以外的所謂「生活中的第三地」(The Third Place),顧客買的不單單是一件商品,顧客往往在購買是商品以外的東西,所以作為一個商人,在設計行銷時,若只顧行銷商品本身的特性,後果可想而之。那麼去看林海峰的《是但噏求其大合唱 PART 2》,到底是去聽一個「講唱會」,去看一個「演笑會」呢,還是在光顧其他的甚麼呢?
林海峰曾推出不少唱片,也在商台的護庇下攪過不少演唱會。因為商台關係,在商台的聽眾層林海峰面有絕對的號召力,但亦因商台關係,林海峰的門票通常也只作「內部認購」,外人不得內進,因此林海峰以歌手身份的「品牌」,並未能走出廣播道。唱歌不算是林海峰的專長,他的嗓子並不「雄厚」如陳亦迅、也不「高清」如李克勤、也不如周杰倫般唱作皆能。作為一位「歌手」,他買的不是嗓子,而是他製作唱片背後的概念、整個唱片製作的過程、他和唱片的「型」像、唱片背後的音樂製作單位、一系列的宣傳攻勢(得借助商台的威力)和一大棚圈內義氣朋友,正確來說他並不是出一張傳統的以「音樂」為本唱片,而是背後的「服務」,但「服務」背後又達至一個完整的娛樂效果(但不能否認林海峰的音樂又包含很多不同於香港流行音樂的原素)。林海峰是出色的電台主持,具潮流觸覺,滿肚「志向」,問題是怎樣把林海峰這個「品牌」推出廣播道以外,再打入更大的市場?棟篤笑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有很多討論說林海峰的棟篤笑不及黃子華、形體動作不及詹瑞文,這些也是事實。林海峰的棟篤笑內容,不及黃子華上至觀點和立論,下至思想和辯證也從哲學出發般令人再三思索、耐人尋味?林海峰的形體動作,又怎有曾學習當代默劇,又曾前往英國、法國及荷蘭,跟隨戲劇導師深造演技的舞臺藝術家般出神入化、唯妙唯肖?在林海峰的《是但噏求其大合唱 PART 2》亦不難見到來自黃子華那抽絲剝繭的手法、詹瑞文那誇張造作的表情、許冠文那種多少老土的腔調和小動作。
但林海峰所具備的是一種很獨特的條件,是其他棟篤笑表演者所沒有的。那就是林海峰和我們(一般市民)的思想很接近(在超市選不了排那行隊最快,總在兩行隊中三心兩意)、對於社會的人和事跟我們的反應很接近(認為香煙包裝上的廣告完全起不了作用和香港人很喜歡收集各式各樣東西)、感受到一些和我很貼身的關係(我也經常拿起 remote 不段 control 電視頻道)和對潮流觸覺的利用很到位(用上疑似 Apple ipod 廣告手法來表達我們對天天也食的午餐飯盒的不滿)。
雖然在棟篤笑加上改歌詞來演唱並不新鮮,但林海峰卻走出了棟篤笑表演加演唱的格局,最令人意外的是在《是但噏求其大合唱 PART 2》的尾段,林海峰製造了「高山青龍」這重金屬地下音樂部份。本來以是演唱會搞作能手的林海峰,而高呼「rock N' roll fire never 熄」的口號下,著台上樂手等人扮成著名樂隊裝束,有扮經典 visual rock 樂隊 Kiss、Guns N' Roses 的 Slash、又有人扮以故 grunge rock 靈魂人物 Kurt Cobain,更有疑似日本 visual rock 樂隊的 X japan 成員,林海峰把陳亦迅的〈K 歌之王〉拿來惡搞,大唱特唱搞地下音樂沒有前途,時而雙手高舉愛與和平手勢,時而拿出假結他和假揚聲器來「砍」,再來一兩句爛 gag,在在叫我等曾幾何時也在高山高呼「rock N' roll fire never 熄」的熱血青年深裏有感!還和他跟葛民輝友情...
我不知道林海峰這算不算是演唱會還是棟篤笑,雖然林海峰沒有陳亦迅和李克勤那很「一線歌手」的歌藝,沒有黃子華那很「哲學」討論、也沒有詹瑞文很「專業」的形體動作,但我總覺得我付出的價錢比我得到的要多,林海峰所 deliver 給我的那種滿足和娛樂肯定要比看一個演唱會加上一個棟篤笑多。他的內容很是從一般香港小市民出發,很「接近」我(們),所以感覺份外「互動」。這一刻,我覺得林海峰已經走出廣播道了。
林海峰曾推出不少唱片,也在商台的護庇下攪過不少演唱會。因為商台關係,在商台的聽眾層林海峰面有絕對的號召力,但亦因商台關係,林海峰的門票通常也只作「內部認購」,外人不得內進,因此林海峰以歌手身份的「品牌」,並未能走出廣播道。唱歌不算是林海峰的專長,他的嗓子並不「雄厚」如陳亦迅、也不「高清」如李克勤、也不如周杰倫般唱作皆能。作為一位「歌手」,他買的不是嗓子,而是他製作唱片背後的概念、整個唱片製作的過程、他和唱片的「型」像、唱片背後的音樂製作單位、一系列的宣傳攻勢(得借助商台的威力)和一大棚圈內義氣朋友,正確來說他並不是出一張傳統的以「音樂」為本唱片,而是背後的「服務」,但「服務」背後又達至一個完整的娛樂效果(但不能否認林海峰的音樂又包含很多不同於香港流行音樂的原素)。林海峰是出色的電台主持,具潮流觸覺,滿肚「志向」,問題是怎樣把林海峰這個「品牌」推出廣播道以外,再打入更大的市場?棟篤笑是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有很多討論說林海峰的棟篤笑不及黃子華、形體動作不及詹瑞文,這些也是事實。林海峰的棟篤笑內容,不及黃子華上至觀點和立論,下至思想和辯證也從哲學出發般令人再三思索、耐人尋味?林海峰的形體動作,又怎有曾學習當代默劇,又曾前往英國、法國及荷蘭,跟隨戲劇導師深造演技的舞臺藝術家般出神入化、唯妙唯肖?在林海峰的《是但噏求其大合唱 PART 2》亦不難見到來自黃子華那抽絲剝繭的手法、詹瑞文那誇張造作的表情、許冠文那種多少老土的腔調和小動作。
但林海峰所具備的是一種很獨特的條件,是其他棟篤笑表演者所沒有的。那就是林海峰和我們(一般市民)的思想很接近(在超市選不了排那行隊最快,總在兩行隊中三心兩意)、對於社會的人和事跟我們的反應很接近(認為香煙包裝上的廣告完全起不了作用和香港人很喜歡收集各式各樣東西)、感受到一些和我很貼身的關係(我也經常拿起 remote 不段 control 電視頻道)和對潮流觸覺的利用很到位(用上疑似 Apple ipod 廣告手法來表達我們對天天也食的午餐飯盒的不滿)。
雖然在棟篤笑加上改歌詞來演唱並不新鮮,但林海峰卻走出了棟篤笑表演加演唱的格局,最令人意外的是在《是但噏求其大合唱 PART 2》的尾段,林海峰製造了「高山青龍」這重金屬地下音樂部份。本來以是演唱會搞作能手的林海峰,而高呼「rock N' roll fire never 熄」的口號下,著台上樂手等人扮成著名樂隊裝束,有扮經典 visual rock 樂隊 Kiss、Guns N' Roses 的 Slash、又有人扮以故 grunge rock 靈魂人物 Kurt Cobain,更有疑似日本 visual rock 樂隊的 X japan 成員,林海峰把陳亦迅的〈K 歌之王〉拿來惡搞,大唱特唱搞地下音樂沒有前途,時而雙手高舉愛與和平手勢,時而拿出假結他和假揚聲器來「砍」,再來一兩句爛 gag,在在叫我等曾幾何時也在高山高呼「rock N' roll fire never 熄」的熱血青年深裏有感!還和他跟葛民輝友情...
我不知道林海峰這算不算是演唱會還是棟篤笑,雖然林海峰沒有陳亦迅和李克勤那很「一線歌手」的歌藝,沒有黃子華那很「哲學」討論、也沒有詹瑞文很「專業」的形體動作,但我總覺得我付出的價錢比我得到的要多,林海峰所 deliver 給我的那種滿足和娛樂肯定要比看一個演唱會加上一個棟篤笑多。他的內容很是從一般香港小市民出發,很「接近」我(們),所以感覺份外「互動」。這一刻,我覺得林海峰已經走出廣播道了。
2008-05-16
喜歡 Portishead 是一個病
大概在十多年前,我得了一個病,那個病就是喜歡了 Portishead...
就是一九九五年那暑假,因為從來自英國的暑期班老師借來的一盒「沙沙聲」的卡式帶《Dummy》,感染力強的〈Glory Box〉、淒涼的〈Roads〉,令我喜歡了 Portishead,這個病十分毒,令人不能自己,就像一個咀咒,萬劫不復。
自 97 年的《Portishead》第二張同名大碟和 98 年的《Roseland NYC Live》以後,他們雖然就此消聲匿跡,但我的病並沒有因而好轉,〈Only You〉、〈Undenied〉、〈Humming〉等病毒,仍然經常在我腦海裡發作,Beth Gibbons 的聲音總是歷久不散。
在 2007 年的 11 月,得知 Portishead 會在ATP festival 演出和張會推出近大碟《Third》時,我知道在不久的張來,我的病會進一步惡了。
當聽到《Third》裡的 Beth Gibbons,我知道 Portishead 今次帶來的病毒比起以前更加嚴重,可能致命,我可不想我的生命好像〈Silence〉那樣,在全無先兆之下就終斷了。我也不希望我的餘下日子活在〈Hunter〉那種令人喘不過氣的高壓低下。Portishead 很毒,在〈Nylon Smile〉裡用巫術干擾聽眾的神經。
當去到〈The Rip 〉的時候,問題來了,那由第 132 秒出現,來自 minimoog 的「魔音」,使我不由自主地不斷重複這首音樂。幸好聽了那麼多年 Portishead 的我,多少也長了些抗體,不會因為〈Plastic〉那少少對聽覺神經帶來的干擾所影響到。但〈We Carry On〉可不簡單,重型的電壓輸入、連續不斷的鼓聲、雜亂的結他 riff、歌詞滲出的苦澀,多少要人令心力交碎,再多的抗體抵擋不了。
若不是〈Deep Water〉那一口清淡的水,試問有誰能夠忍受〈Machine Gun〉的鐵腕鎮壓和後來源於2 分 42 秒拳打腳踢,更不用說那有如安魂曲的 chorus 部和後段的聲音扭曲。不要以為〈Small〉是「小兒科」,Adrian Utley 的結他 effect 還未有用盡他的破壞力,如果他使出十乘功力,聽者必死無疑。
〈Magic Doors〉跟《Third》的其他病毒很不一樣,想信不是一個急性的病毒,應該一個慢性疾病,Portishead 最出色的 sampling 終於出場了。〈Threads〉比〈Magic Doors〉更慢,bpm 更慢,病徵的出現病更慢,因為她要你在不知不覺下筋竭力疲,然後慢慢地、慢慢地...
如果喜歡 portishead 是一個病的話,我病得重,但我不想痊癒。
就是一九九五年那暑假,因為從來自英國的暑期班老師借來的一盒「沙沙聲」的卡式帶《Dummy》,感染力強的〈Glory Box〉、淒涼的〈Roads〉,令我喜歡了 Portishead,這個病十分毒,令人不能自己,就像一個咀咒,萬劫不復。
自 97 年的《Portishead》第二張同名大碟和 98 年的《Roseland NYC Live》以後,他們雖然就此消聲匿跡,但我的病並沒有因而好轉,〈Only You〉、〈Undenied〉、〈Humming〉等病毒,仍然經常在我腦海裡發作,Beth Gibbons 的聲音總是歷久不散。
在 2007 年的 11 月,得知 Portishead 會在ATP festival 演出和張會推出近大碟《Third》時,我知道在不久的張來,我的病會進一步惡了。
當聽到《Third》裡的 Beth Gibbons,我知道 Portishead 今次帶來的病毒比起以前更加嚴重,可能致命,我可不想我的生命好像〈Silence〉那樣,在全無先兆之下就終斷了。我也不希望我的餘下日子活在〈Hunter〉那種令人喘不過氣的高壓低下。Portishead 很毒,在〈Nylon Smile〉裡用巫術干擾聽眾的神經。
當去到〈The Rip 〉的時候,問題來了,那由第 132 秒出現,來自 minimoog 的「魔音」,使我不由自主地不斷重複這首音樂。幸好聽了那麼多年 Portishead 的我,多少也長了些抗體,不會因為〈Plastic〉那少少對聽覺神經帶來的干擾所影響到。但〈We Carry On〉可不簡單,重型的電壓輸入、連續不斷的鼓聲、雜亂的結他 riff、歌詞滲出的苦澀,多少要人令心力交碎,再多的抗體抵擋不了。
若不是〈Deep Water〉那一口清淡的水,試問有誰能夠忍受〈Machine Gun〉的鐵腕鎮壓和後來源於2 分 42 秒拳打腳踢,更不用說那有如安魂曲的 chorus 部和後段的聲音扭曲。不要以為〈Small〉是「小兒科」,Adrian Utley 的結他 effect 還未有用盡他的破壞力,如果他使出十乘功力,聽者必死無疑。
〈Magic Doors〉跟《Third》的其他病毒很不一樣,想信不是一個急性的病毒,應該一個慢性疾病,Portishead 最出色的 sampling 終於出場了。〈Threads〉比〈Magic Doors〉更慢,bpm 更慢,病徵的出現病更慢,因為她要你在不知不覺下筋竭力疲,然後慢慢地、慢慢地...
如果喜歡 portishead 是一個病的話,我病得重,但我不想痊癒。
2008-05-05
once
雖然在翻閱電影節的「小冊子」時,己發現《once》這部關於音樂和愛情的電影,本來是很吸引的。但,在電影節前傳媒極力吹噓這部電影是如何由兩位本來就是音樂人的男女主角,兩位也是初試啼聲在幕前演出,如何如何交織出一段甚麼甚麼刻骨銘心的愛情,再加上那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中文名《一奏傾情》,在在令我不敢入場「試片」。
怎料在電影節之後,《once》這部電影的餘波卻未了,至今仍在電影院播放,《once》的原聱大碟正在熱買。太太說在收音機傳來《once》的主題曲〈Falling Slowly〉十分好聽,音樂張力十足,當聽到 Glen Hansard 的聲音演出情感如此豐富,才動了看這電影的念頭。
其中一本外國雜誌對《once》評價是:「這可算是我們這一代其中一部最好的音樂電影」,我十分同意!亳無疑問 Glen Hansard 的結他和他的嗓子就是《once》的靈魂,再加上 Marketa Irglova 的琴聲和溫柔的聲線,就是構成了一部好的音樂電影。在《once》當中多段的音樂片段,導演 John Carney (本來在 Glen Hansard 那樂隊 The Frames 當貝斯手) 也有意無意把音樂片段拍成猶如 music video 般似的,尤其是 Glen Hansard 想起那離他而去的前女友的逸事那一段。個人最喜歡的,是主題曲〈Falling Slowly〉那一段,有點反高潮,但這段「戲」的風格就是整部電影的風格 - 就是如斯自然、簡單、直接。倆人走進琴行,坐下來、由一個 chord 開始、來個眼神、once、two、three,倆人連對方的名子也不知道,就開始了...
怎料在電影節之後,《once》這部電影的餘波卻未了,至今仍在電影院播放,《once》的原聱大碟正在熱買。太太說在收音機傳來《once》的主題曲〈Falling Slowly〉十分好聽,音樂張力十足,當聽到 Glen Hansard 的聲音演出情感如此豐富,才動了看這電影的念頭。
其中一本外國雜誌對《once》評價是:「這可算是我們這一代其中一部最好的音樂電影」,我十分同意!亳無疑問 Glen Hansard 的結他和他的嗓子就是《once》的靈魂,再加上 Marketa Irglova 的琴聲和溫柔的聲線,就是構成了一部好的音樂電影。在《once》當中多段的音樂片段,導演 John Carney (本來在 Glen Hansard 那樂隊 The Frames 當貝斯手) 也有意無意把音樂片段拍成猶如 music video 般似的,尤其是 Glen Hansard 想起那離他而去的前女友的逸事那一段。個人最喜歡的,是主題曲〈Falling Slowly〉那一段,有點反高潮,但這段「戲」的風格就是整部電影的風格 - 就是如斯自然、簡單、直接。倆人走進琴行,坐下來、由一個 chord 開始、來個眼神、once、two、three,倆人連對方的名子也不知道,就開始了...
2008-03-27
眾裡尋花千百渡
當翻閱電影節的「小冊子」時發現《花渡. Fados 》這電影時那種「眾裡尋花千百渡」的喜悅,實在難以形容。早因 Wim Wenders 的《Lisbon Story》而愛上 Madredeus 的音樂;及後因 Cesaria Evora 那再流露著 fado 血脈的音樂而著迷;然後因《伊莎貝拉》裡的一曲〈O Gente da Minha Terra〉而對葡萄牙和澳門的異國情調「另眼相看」;至去年,終於在《地中海藝術節》近距離透過 Cristina Branco 的音樂和在她身上感受到 fado 這源自十九世紀自葡萄牙這的音樂,在聲音上的優美和在歷史層面上所背負的哀傷和悽涼。
《花渡》的導演是曾拍多部以舞蹈和音樂為電影主題電影大師 Carlos Saura。原來在好幾年前的電影節,已看過 Carlos Saura 的《Tango》,當時看到他對光與影的運用已感驚奇,那種穿梭於現實(景)、舞台(怖景)的時空交錯;故事和人物的發展、音樂和舞蹈的互相交織,每每也時有驚喜,但又毫不突兀,不禁令人對 Carlos Saura 在處理光與影手法之高明感到萬分佩服。
看《花渡》本來只是抱著一種觀摩的心態,在香港可以欣賞 fado 這種音樂的機會可謂少之有少,沒想到 Carlos Saura 的《花渡》不但成全了我這小小樂迷希望一睹花渡音樂的奢侈要求,更我開啟進入花渡世界之大門...
在〈Casa de Fados〉那一段簡直是過足「花渡引」,從沒想到傳統的葡萄牙音樂可以猶如 hip hop 裡的 battle 般,在 Carlos Saura 的安排下 Richardo Ribeiro、Carminho、Ana Sofia Varela、Pedro Moutinho、Maria Da Nazare、Vicente Da Camara 等人,你一段我一段對唱、互相切搓、互相欣賞...
Caetano Veloso 和 Mariza 無疑是整部電影的焦點所在,但 Richardo Rocha 和 Jaime Santos 那精彩的葡萄牙結他彈奏出的純音樂,相信也會是花渡迷的至愛。個人最喜歡的,是〈Carlos do Carmo〉那一幕。除了優美的歌聲,Carlos Saura 更在短短的一首花渡透過巧妙的影像投射,帶領觀眾走過里斯本的頭巷尾城,引領人們窺探葡萄牙首都的小鎮風情。在整部電影,除了音樂,還有舞蹈,在《花渡》影裡,舞蹈雖不是主角,但曾拍多部以舞蹈為電影主題的 Carlos Saura 卻利用了很多舞蹈來了作過場和伴舞,舞蹈的加插毫不多餘,更為本來只有聽覺上帶來享受的花渡音樂增添了視覺上的滿足。
85 分鐘的光與影,沒有多餘的一秒,雖未能道盡花渡的古往今來,但我絕會推介給所有喜歡花渡和有興趣接觸花渡音樂的朋友。
來自電影節的介紹:
『來自十九世紀的偉大傳統,繼佛蘭明高、探戈之後,梭拉請出葡萄牙最深沉的靈魂fado,終完成抒情三部曲。有說葡萄牙的靈魂是fado,fado的靈魂是Saudade。這個字沒法翻譯,是混和鄉愁、遺憾與希望的一種複雜情感。一段接上一段不同風格的fado和舞蹈,不只去詮釋難懂的靈魂,更在追認fado發跡於貧民區的湮遠年月。一代歌后Amalia Rodriques的傳奇身影和第一線的歌者輪流站台,梭拉用投影變魔法,將孤單變出巨大布幕上的綽綽人影,如fado的前世今生……極盡視與聽之娛。』
《花渡》的導演是曾拍多部以舞蹈和音樂為電影主題電影大師 Carlos Saura。原來在好幾年前的電影節,已看過 Carlos Saura 的《Tango》,當時看到他對光與影的運用已感驚奇,那種穿梭於現實(景)、舞台(怖景)的時空交錯;故事和人物的發展、音樂和舞蹈的互相交織,每每也時有驚喜,但又毫不突兀,不禁令人對 Carlos Saura 在處理光與影手法之高明感到萬分佩服。
看《花渡》本來只是抱著一種觀摩的心態,在香港可以欣賞 fado 這種音樂的機會可謂少之有少,沒想到 Carlos Saura 的《花渡》不但成全了我這小小樂迷希望一睹花渡音樂的奢侈要求,更我開啟進入花渡世界之大門...
在〈Casa de Fados〉那一段簡直是過足「花渡引」,從沒想到傳統的葡萄牙音樂可以猶如 hip hop 裡的 battle 般,在 Carlos Saura 的安排下 Richardo Ribeiro、Carminho、Ana Sofia Varela、Pedro Moutinho、Maria Da Nazare、Vicente Da Camara 等人,你一段我一段對唱、互相切搓、互相欣賞...
Caetano Veloso 和 Mariza 無疑是整部電影的焦點所在,但 Richardo Rocha 和 Jaime Santos 那精彩的葡萄牙結他彈奏出的純音樂,相信也會是花渡迷的至愛。個人最喜歡的,是〈Carlos do Carmo〉那一幕。除了優美的歌聲,Carlos Saura 更在短短的一首花渡透過巧妙的影像投射,帶領觀眾走過里斯本的頭巷尾城,引領人們窺探葡萄牙首都的小鎮風情。在整部電影,除了音樂,還有舞蹈,在《花渡》影裡,舞蹈雖不是主角,但曾拍多部以舞蹈為電影主題的 Carlos Saura 卻利用了很多舞蹈來了作過場和伴舞,舞蹈的加插毫不多餘,更為本來只有聽覺上帶來享受的花渡音樂增添了視覺上的滿足。
85 分鐘的光與影,沒有多餘的一秒,雖未能道盡花渡的古往今來,但我絕會推介給所有喜歡花渡和有興趣接觸花渡音樂的朋友。
來自電影節的介紹:
『來自十九世紀的偉大傳統,繼佛蘭明高、探戈之後,梭拉請出葡萄牙最深沉的靈魂fado,終完成抒情三部曲。有說葡萄牙的靈魂是fado,fado的靈魂是Saudade。這個字沒法翻譯,是混和鄉愁、遺憾與希望的一種複雜情感。一段接上一段不同風格的fado和舞蹈,不只去詮釋難懂的靈魂,更在追認fado發跡於貧民區的湮遠年月。一代歌后Amalia Rodriques的傳奇身影和第一線的歌者輪流站台,梭拉用投影變魔法,將孤單變出巨大布幕上的綽綽人影,如fado的前世今生……極盡視與聽之娛。』
2008-03-20
Arthur Clarke (1917 – 2008)
『世界著名科幻小說大師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周三在斯里蘭卡的寓所病逝,享年90歲。...克拉克著有逾100本科幻小說及數百篇小說文章,最著名的是於 1964年與美國名導演斯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合作,把原著《2001:太空漫遊》改編為經典科幻電影。他在該小說中預言的太空旅行、用人造衛星進行通訊傳播和使用電腦等,都已成為現實...』
不諱言,克拉克的小說,我沒有看過半章;但,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遊》,我卻看過很多次。由初時帶著跟風的心態,胡里胡塗地看,看來看去也看不明;然後帶點不憤,要把電影裡的故事看過明白,一再重複又重複仔細地咀嚼,才開始發現 Stanley Kubrick 在每一個鏡頭,每段不同的情節,甚至一個小小的過場音樂,也隱含了千言萬語。
我永遠記得猩猩們拿起骨頭當武器的一刻,是以暴逆暴和「野蠻」的開始;太空船在太空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那一幕,相約太空基地開會,打個「太空漫遊電話」,代表了人類自以為科技文明的愚蠢行為;太空人發現外太空「文明石碑」時那目光代表了人類的緲少;為「人民服務」的「智能」電腦是如何的老奸巨惑,Stanley Kubrick 和 Arthur Clarke 一再向人類說,看你們是多麼的愚昧、多麼的自以為「是」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 - 太空船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時的那一幕,Johann Strauss 那首藍色多腦河,我永遠記得...
不諱言,克拉克的小說,我沒有看過半章;但,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遊》,我卻看過很多次。由初時帶著跟風的心態,胡里胡塗地看,看來看去也看不明;然後帶點不憤,要把電影裡的故事看過明白,一再重複又重複仔細地咀嚼,才開始發現 Stanley Kubrick 在每一個鏡頭,每段不同的情節,甚至一個小小的過場音樂,也隱含了千言萬語。
我永遠記得猩猩們拿起骨頭當武器的一刻,是以暴逆暴和「野蠻」的開始;太空船在太空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那一幕,相約太空基地開會,打個「太空漫遊電話」,代表了人類自以為科技文明的愚蠢行為;太空人發現外太空「文明石碑」時那目光代表了人類的緲少;為「人民服務」的「智能」電腦是如何的老奸巨惑,Stanley Kubrick 和 Arthur Clarke 一再向人類說,看你們是多麼的愚昧、多麼的自以為「是」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 - 太空船緩緩地走近太空基地時的那一幕,Johann Strauss 那首藍色多腦河,我永遠記得...
2008-03-08
Ornette Coleman 的震撼
每年的香港藝術節也帶來不少重量級的爵士樂大師,例如早幾年則有 Jan Garbarek 和 Herbie Hancock。在愛好爵士樂朋友的推波助瀾下,也因而看過 Wayne Shorter 和 Jack DeJohnette 在香港藝術節的精彩演出和開始愛上爵士樂。今年藝術節請來五六十年代爵士樂的 free jazz 大師,現年七十開外的 Ornette Coleman 來港,就如《紐約時報》所說,Ornette Coleman 是「碩果僅存的爵士樂大師。」,試問又怎能錯過。
說實話,其實對 Ornette Coleman 的認識,僅只來自他跟 Pat Metheny 合作的《Song X》,那張被歸類為 post bop、avant-garde jazz、free funk、noise 和 free jazz 到現時為止仍然深感難以「理解」的唱片(雖說難以「理解」,但又暗自覺得《Song X》好「勁」)。所以,當走進文化中心看 Ornette Coleman 也只是抱著戰戰兢兢和「觀摩」的心態。
因不熟識 Ornette Coleman 所玩的曲目,所以初時也不太投入,加上 Ornette Coleman 和他的團隊所玩的 free jazz 基本上是各有各玩,「常人」是很難捕捉到那種「pattern」。我想他們是有「pattern」 的,但他們玩音樂的時候大概又不很跟隨固有的「pattern」。看 Ornette Coleman 和他的團隊一行五人的演出,倒有點像看杜琪峰的電影。每首樂章,眾人也會在同一「點」開始,就像來自來五湖四海的好兄弟要共同做一件大事;聲音同時由那一刻響起,大家雖然由同一個「key」或者 「pattern」開始,但往後的「發展」則總是愈走愈遠,就像杜琪峰電影那種決裂,大家的目的開始各有不同,因而各有各自的「發展」;但偶爾又會在某一個交叉點遇上,或者互相輔助 jam 好幾個 bar,然後又再疏遠,似是好兄弟總會在重要關頭互相幫助,然後再各走各路;最後大家總會在某一個時間再度遇上,他們的同「key」和「pattern」又再重新連接起來,然後在同一個位置準確地完成那一首樂章,就像告訴他們手足情深,的目標並沒有改變,只是各人有各自的做事手法,但目標卻只有一個。
不得不提,在演奏會中段出現了一首絕對「TURN ME ON」的樂章。Ornette Coleman 竟然改編了一首我很喜歡的巴哈作品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 Prélude〉。巴哈的〈Prélude〉本來是一首十分平和、溫柔、含蓄,節奏嚴謹、簡約的樂章,但在 Ornette Coleman 巧妙的安排下,〈Prélude〉只保了由溫柔、含蓄的前奏,然後卻變奏成一首錯綜複雜的、變化多端,結構難懂難解的 free jazz 樂章。對〈Prélude〉固有的感覺,被 Ornette Coleman 一下子推翻了,那種震撼難以形容,但那種「發現新大陸」的興奮又剛好蓋過了震撼所帶來的不安!
來自藝術節的簡介:
『歐奈.柯爾曼是當今炙手可熱的爵士樂手。50多年的音樂生涯,活力未減,音樂創意不斷。06年推出前一年音樂會現場灌錄新碟《Sound Grammar》,獲高度評價。07年,柯爾曼憑《Sound Grammar》獲一年一度的普立茲音樂獎,而他亦成為該獎項60多年歷史以來獲獎的第二位爵士樂手。同年更囊括格林美,及由四百多位傳媒票選為年度爵士音樂家,成為去年最矚目的樂手之一。
50 年代,爵士樂界刮起改革之風,樂器間不講主次,講求平等,音樂講求創新變化之聲不斷。柯爾曼當時以先知的姿態,推出幾張大碟,震撼整個樂壇。直至1960 年,一眾樂手響應着這股自由之風,柯爾曼即成為改革運動的靈魂人物。時年77歲的柯爾曼,08年再次上路,香港藝術節是重要一站。他獨特的雙低音組合,今次更會再加多一人,勢成為爵士樂團的另一創舉!』
在場有獲普立茲音樂獎的《Sound Grammar》售賣,但取價 280 大元,雖然說香港沒有發售這張唱片,但 Amazon 才買 14 美元,何況 HMV 訂購也只是 HK$185.00!
延伸閱讀:
耕者有其田: [簡介] Ornette Coleman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棧:爵士樂中的人物描寫
說實話,其實對 Ornette Coleman 的認識,僅只來自他跟 Pat Metheny 合作的《Song X》,那張被歸類為 post bop、avant-garde jazz、free funk、noise 和 free jazz 到現時為止仍然深感難以「理解」的唱片(雖說難以「理解」,但又暗自覺得《Song X》好「勁」)。所以,當走進文化中心看 Ornette Coleman 也只是抱著戰戰兢兢和「觀摩」的心態。
因不熟識 Ornette Coleman 所玩的曲目,所以初時也不太投入,加上 Ornette Coleman 和他的團隊所玩的 free jazz 基本上是各有各玩,「常人」是很難捕捉到那種「pattern」。我想他們是有「pattern」 的,但他們玩音樂的時候大概又不很跟隨固有的「pattern」。看 Ornette Coleman 和他的團隊一行五人的演出,倒有點像看杜琪峰的電影。每首樂章,眾人也會在同一「點」開始,就像來自來五湖四海的好兄弟要共同做一件大事;聲音同時由那一刻響起,大家雖然由同一個「key」或者 「pattern」開始,但往後的「發展」則總是愈走愈遠,就像杜琪峰電影那種決裂,大家的目的開始各有不同,因而各有各自的「發展」;但偶爾又會在某一個交叉點遇上,或者互相輔助 jam 好幾個 bar,然後又再疏遠,似是好兄弟總會在重要關頭互相幫助,然後再各走各路;最後大家總會在某一個時間再度遇上,他們的同「key」和「pattern」又再重新連接起來,然後在同一個位置準確地完成那一首樂章,就像告訴他們手足情深,的目標並沒有改變,只是各人有各自的做事手法,但目標卻只有一個。
不得不提,在演奏會中段出現了一首絕對「TURN ME ON」的樂章。Ornette Coleman 竟然改編了一首我很喜歡的巴哈作品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 Prélude〉。巴哈的〈Prélude〉本來是一首十分平和、溫柔、含蓄,節奏嚴謹、簡約的樂章,但在 Ornette Coleman 巧妙的安排下,〈Prélude〉只保了由溫柔、含蓄的前奏,然後卻變奏成一首錯綜複雜的、變化多端,結構難懂難解的 free jazz 樂章。對〈Prélude〉固有的感覺,被 Ornette Coleman 一下子推翻了,那種震撼難以形容,但那種「發現新大陸」的興奮又剛好蓋過了震撼所帶來的不安!
來自藝術節的簡介:
『歐奈.柯爾曼是當今炙手可熱的爵士樂手。50多年的音樂生涯,活力未減,音樂創意不斷。06年推出前一年音樂會現場灌錄新碟《Sound Grammar》,獲高度評價。07年,柯爾曼憑《Sound Grammar》獲一年一度的普立茲音樂獎,而他亦成為該獎項60多年歷史以來獲獎的第二位爵士樂手。同年更囊括格林美,及由四百多位傳媒票選為年度爵士音樂家,成為去年最矚目的樂手之一。
50 年代,爵士樂界刮起改革之風,樂器間不講主次,講求平等,音樂講求創新變化之聲不斷。柯爾曼當時以先知的姿態,推出幾張大碟,震撼整個樂壇。直至1960 年,一眾樂手響應着這股自由之風,柯爾曼即成為改革運動的靈魂人物。時年77歲的柯爾曼,08年再次上路,香港藝術節是重要一站。他獨特的雙低音組合,今次更會再加多一人,勢成為爵士樂團的另一創舉!』
在場有獲普立茲音樂獎的《Sound Grammar》售賣,但取價 280 大元,雖然說香港沒有發售這張唱片,但 Amazon 才買 14 美元,何況 HMV 訂購也只是 HK$185.00!
延伸閱讀:
耕者有其田: [簡介] Ornette Coleman
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棧:爵士樂中的人物描寫
2008-02-11
吉祥寺遇上 Sotte Bosse
上年在日本的渡蜜月之旅,除了在北海道飽食魚生、在二條的狸小路和新宿的 disk union 買了不少二手唱片和在原宿的 uniqlo 一口氣買了十多件「筒 T」(uniqlo 更送我一本叫《T-SHIRT LOVE》的小書),該次在日本最大的收穫可算是在吉祥寺車站下的小商場發現了 Sotte Bosse 這隊令人愛到死的組合。
和太太在吉祥寺車站下的小型商場遊蕩,她走進了一家女性飾物的店鋪(大概由手提袋以耳環也有售,名字好像叫 DEMO 的連鎖小商店),而我就給鋪門前那一列 CD 所吸引著。目下盡是不知名的雜錦唱片(通通是米老鼠和金銀的士高封面)。迷茫之際卻給我發現一個封面清新和簡潔的唱片《innocent view》(可說是唯一一張有經過「設計」的封面),反轉唱片的背面,當然通通是日文,我這個對日本流行音樂完全沒有認知的盲毛,唯一看得懂的,就是宇多田光和〈First Love〉這幾個字,猶疑地下就拿起聽筒,怎知一聽之下不得了...
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第一首不知名的〈ハナミズキ〉卻是首十分悅耳,依稀流露著印象中多年前涉谷系那種獨特的 bossa nova 風格,歌唱者的演唱很了不起,完成捕捉到 bossa nova 那輕鬆節奏,音樂部份也亳不造作,非常流暢(原唱竟是一青窈一首很慢聽很慢很慢的慢歌)。第二首是在香港也唱得街知巷聞的〈First Love〉,曲風一百八十度轉變,聽筒傳來的竟然一首 groovy 的輕快跳舞版本,雖是 up-beat 的版本,但也加上溫柔的木結他、saxophone 和人聲和唱,絕不是 avex trax 那種生硬的「remix」感覺。第首三也是不知名的〈チェリー〉,就給改編成一首活潑的 reggae 作品,但有點陰陽怪氣。(原唱者是 Spitz,原來是一首不錯的清新 J pop 作品)
第四首也是不知名的〈遠く遠く〉,同是被改編成有如〈ハナミズキ〉般異常優美的 bossa nova 作品,可能因為原曲的旋律本來已是十分不錯,所以這個 bossa nova 版本特別引人入勝,可以說這首改編的〈遠く遠く〉是最能代表 Sotte Bosse 的音樂風格和功力。(原唱者是槇原敬之,本來是一首非常老土的 reggae 作品)第五首是改篇自小田和正的〈言葉にできない〉,但十分沉悶所以 skip 了。來到第六首〈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十分有印象,雖然唱片上寫下作曲為荒井由實(現為松任谷由實),但卻完全記不起是誰唱的。原來〈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是來自《魔女宅急便》的,其實記不起也很正常,因為這歌己被改編得面目全非,現已變為一首不節不扣的涉谷系 bossa nova 風格
。
來到第七首〈夜空ノムコウ〉,單看歌名和不意為意,但聽下來卻十分親熟稔(原來是改編自 SMAP 的作品),結果 Sotte Bosse 把這首紅極一時的流行曲改編成一首有帶點點傷感和流露著地中海風情的 acoustic 清新小品(Sotte Bosse 也在另一張唱片把 SMAP 的《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改成一首令人聽得死去活來的 acuostic 小品)。第八首〈メランコリニスタ〉完全是來歷不明完的,只知來自Yuki,也給改成是一首柔情小品。第九首〈イージュー★ライダー〉很不錯,Sotte Bosse 改成很正經,很是 Antonio Carlos Jobim 那種椰森樹影的巴西風情(怎料原唱的奥田民生的那一個版本是很「rock」的)。
最後一首〈Hello〉,大概是原創的,因為作詞者為 Cana,亦即是 Sotte Bosse 的女主音,〈Hello〉的旋律十分優美,由小提琴帶領著一份傷感的感覺,雖然很 pop,但聽起來也很窩心。我對《innocent view》整體感覺十分良好,除了因為《innocent view》的選曲優良,改編特別,加上 Cana 那沙啞迷人的聲線,口裡唱著「唔喊唔淡」的英文更是性感。雖然,我對這張唱片的感覺良好,但我甚少在無「源」無「故」的情況下買一隻「不明來歷」的唱片,心想回到香港做點 research 才買也未遲,滿以為香港什麼也可以買到,怎料走遍 HMV、Hong Kong Record 和信和也找不到,只能待客訂購,卻索價不菲。最終託同事在十二月日本旅行時幫忙一口氣買了三張大碟的 Sotte Bosse,分別是 2006 年2月2日發行的《Essence of life》、2007 年3月7日發行的《innocent view》和 2007 年10月3日的發行的《moment》。三張唱片也是大玩反唱和改編,選曲也是日本曾經火紅熱買的流行曲目,如果香港是有 Sotte Bosse 買的話,我會強烈向所有人推介,不要再買那些翻抄再翻抄的 3 CD 單碟價的日本 forever love song 電視劇精選情歌集了。
*後來才知道《innocent view》在日本本土也很受歡迎,據 Oricon 音樂排行榜等的統計,《innocent view》的全年銷量達165,282張,列第 74 位。
Sotte Bosse 的 offcial web site 有每一首歌的試聽: www.sottebosse.com
和太太在吉祥寺車站下的小型商場遊蕩,她走進了一家女性飾物的店鋪(大概由手提袋以耳環也有售,名字好像叫 DEMO 的連鎖小商店),而我就給鋪門前那一列 CD 所吸引著。目下盡是不知名的雜錦唱片(通通是米老鼠和金銀的士高封面)。迷茫之際卻給我發現一個封面清新和簡潔的唱片《innocent view》(可說是唯一一張有經過「設計」的封面),反轉唱片的背面,當然通通是日文,我這個對日本流行音樂完全沒有認知的盲毛,唯一看得懂的,就是宇多田光和〈First Love〉這幾個字,猶疑地下就拿起聽筒,怎知一聽之下不得了...
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第一首不知名的〈ハナミズキ〉卻是首十分悅耳,依稀流露著印象中多年前涉谷系那種獨特的 bossa nova 風格,歌唱者的演唱很了不起,完成捕捉到 bossa nova 那輕鬆節奏,音樂部份也亳不造作,非常流暢(原唱竟是一青窈一首很慢聽很慢很慢的慢歌)。第二首是在香港也唱得街知巷聞的〈First Love〉,曲風一百八十度轉變,聽筒傳來的竟然一首 groovy 的輕快跳舞版本,雖是 up-beat 的版本,但也加上溫柔的木結他、saxophone 和人聲和唱,絕不是 avex trax 那種生硬的「remix」感覺。第首三也是不知名的〈チェリー〉,就給改編成一首活潑的 reggae 作品,但有點陰陽怪氣。(原唱者是 Spitz,原來是一首不錯的清新 J pop 作品)
第四首也是不知名的〈遠く遠く〉,同是被改編成有如〈ハナミズキ〉般異常優美的 bossa nova 作品,可能因為原曲的旋律本來已是十分不錯,所以這個 bossa nova 版本特別引人入勝,可以說這首改編的〈遠く遠く〉是最能代表 Sotte Bosse 的音樂風格和功力。(原唱者是槇原敬之,本來是一首非常老土的 reggae 作品)第五首是改篇自小田和正的〈言葉にできない〉,但十分沉悶所以 skip 了。來到第六首〈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十分有印象,雖然唱片上寫下作曲為荒井由實(現為松任谷由實),但卻完全記不起是誰唱的。原來〈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是來自《魔女宅急便》的,其實記不起也很正常,因為這歌己被改編得面目全非,現已變為一首不節不扣的涉谷系 bossa nova 風格
。
來到第七首〈夜空ノムコウ〉,單看歌名和不意為意,但聽下來卻十分親熟稔(原來是改編自 SMAP 的作品),結果 Sotte Bosse 把這首紅極一時的流行曲改編成一首有帶點點傷感和流露著地中海風情的 acoustic 清新小品(Sotte Bosse 也在另一張唱片把 SMAP 的《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改成一首令人聽得死去活來的 acuostic 小品)。第八首〈メランコリニスタ〉完全是來歷不明完的,只知來自Yuki,也給改成是一首柔情小品。第九首〈イージュー★ライダー〉很不錯,Sotte Bosse 改成很正經,很是 Antonio Carlos Jobim 那種椰森樹影的巴西風情(怎料原唱的奥田民生的那一個版本是很「rock」的)。
最後一首〈Hello〉,大概是原創的,因為作詞者為 Cana,亦即是 Sotte Bosse 的女主音,〈Hello〉的旋律十分優美,由小提琴帶領著一份傷感的感覺,雖然很 pop,但聽起來也很窩心。我對《innocent view》整體感覺十分良好,除了因為《innocent view》的選曲優良,改編特別,加上 Cana 那沙啞迷人的聲線,口裡唱著「唔喊唔淡」的英文更是性感。雖然,我對這張唱片的感覺良好,但我甚少在無「源」無「故」的情況下買一隻「不明來歷」的唱片,心想回到香港做點 research 才買也未遲,滿以為香港什麼也可以買到,怎料走遍 HMV、Hong Kong Record 和信和也找不到,只能待客訂購,卻索價不菲。最終託同事在十二月日本旅行時幫忙一口氣買了三張大碟的 Sotte Bosse,分別是 2006 年2月2日發行的《Essence of life》、2007 年3月7日發行的《innocent view》和 2007 年10月3日的發行的《moment》。三張唱片也是大玩反唱和改編,選曲也是日本曾經火紅熱買的流行曲目,如果香港是有 Sotte Bosse 買的話,我會強烈向所有人推介,不要再買那些翻抄再翻抄的 3 CD 單碟價的日本 forever love song 電視劇精選情歌集了。
*後來才知道《innocent view》在日本本土也很受歡迎,據 Oricon 音樂排行榜等的統計,《innocent view》的全年銷量達165,282張,列第 74 位。
Sotte Bosse 的 offcial web site 有每一首歌的試聽: www.sottebosse.com
2008-01-04
十年一瞬間 Daft Punk - Alive 2007
「音樂飛馳中‧十年一瞬間」,Daft Punk 又豈只叱吒省港澳英美意法日十年。Daft Punk 的《Alive 1997》才在 2001 年推出,仍在世界各地進行 tour 的 Daft Punk,竟然急不及待在推出《Alive 1997》的十週年誌慶推出了《Alive 2007》。在 Daft Punk 為《Alive 2007》特製的網站《DAFT PUNK :: ALIVE 2007》有以下十分有意義的一句﹕
「
10 YEARS AGO,DAFT PUNK REDEFINED MUSIC
NOW THEY HAVE REDEFINED THE LIVE PERFORMANCE
」
十年,一隊電子跳舞音樂組合可維持十年可謂少之有少。Daft Punk 十多年前的 groove,在今時今日竟然仍然令人「聞歌起舞」。在一個澳洲的網站看到有 Daft Punk 的訪問,才知道 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 和 Thomas Bangalter 不甘於只是用簡單的三兩個 samplers 和drum machines 就走上台獻技,他們務求用最上新 software 帶來最 state-of-the-art 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如果 Daft Punk 自己說他們在 redefine music 和 music performance。我會說 Daft Punk 的《Alive 1997》是把他們的第一張大碟「re-construct」成一個 non-stop 的 remix,但是《Alive 2007》就是把他們的所有的唱片「de-re-construct」成一個新的 single piece of performance。
用 itunes 來播《Alive 1997》基本上只有一個 chapter,所以我把他看成一個 non-stop 的 remix。雖然《Alive 2007》分了chapter 可以找到曲目,但細心聽《Alive 2007》會發覺 Daft Punk 是把所有他們的過往所造的音樂逐一拆散,然後在音樂表演現場把每一個零碎的 sample 重組再裝勘。令人意外的是 Daft Punk 沒有把他們的音樂原原本本的重組,而是〈touch it〉裡有〈techologic〉、〈around the world〉裡有〈harder,better,faster, stronger〉,Daft Punk 的確沒有是單單用幾個 samplers 和 drum machines 就走上台了事,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手法,基本上已經不再是 remix 或者 spinning 那麼間單。再說,好像〈One More Time〉/〈Aerodynamic〉和〈daft funk〉/〈daftendirekt〉那萬人歡呼的「場面」簡直令人聽得感動,〈The Prime Time of Your Life〉/〈The Brainwasher〉/〈Rollin' & Scratchin'〉/〈Alive〉又令人聽得心也跳了出來,可恨未有機會在現場體驗 Daft Punk 的 Live Performance!
2008-01-03
林海峰 cross-over Daft Punk
都說 Daft Punk 的影響力無遠弗屆,莫說 Hip Hop 紅人 Kanye West(又名「蟹江西」)的〈Stronger〉sample 了 Daft Punk 的〈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就連香港最緊貼國際音樂潮流的林海峰也在「叱吒 neway shall we 音樂會」來個〈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cross-over〈流行曲〉、〈男子組〉、〈的士夠格〉。最緊要的是,林海峰連 Daft Punk 那經典的 robot 頭盔也來了一個舞池鑽石 mirror ball 惡攪 cross-over!
2008-01-02
Clockenflap 多媒體藝術及音樂節
Clockenflap 2008是個集合本地與及國際頂尖的藝人、為期一天的多媒體藝術及音樂節。在數碼港的室內圓形劇場及室外的草地上,你可以欣賞來自英國的Young Knives(英國水星音樂獎角逐者) 、同樣來自英國的Kid Carpet、Waxed Apple 、Bizali與及本地組合DP、Clementine is my Sunshine、My Little Airport等等。場內將設有美食攤位、飲品區及兒童天地。
日期及時間: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下午2時正至零晨2時正
票價: 成人 $380 全日制學生 $350
地點: 香港數碼港2座數碼廣場
備註: 企位,不設劃位,適合任何年齡人仕觀看
節目當天不設臨時票房,請預先到各快達票票房領取門票。
如有門票遺失,將不獲任何補發。
欲知更多詳情,請瀏覽 www.clockenflap.com
現場音樂演出
- The Young Knives (2007年英國水星音樂獎角逐者)
- Bizali (英國)
- Kid Carpet (英國)
- Waxed Apple (英國)
- DP (香港)
- Clementine is my Sunshine (香港)
- Ray Dollars (香港)
-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
- Snoblind (香港)
- Hannah Baynham (香港)
- MC Grey Goose (香港)
- Uptown rockers vs Robot (香港)
短片
- Amy Neil (英國,獲獎編劇/導演,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BAFTA)獎角逐者,蘇格蘭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得主)
- Warp Films (英國)
- Future Shorts (英國)
- I Shot Hong Kong (香港)
- James Hacking (香港)
- Jay Forster (香港)
- Josh Evans (香港)
- Lindsay Robertson (香港)
- Emma-Jade Li & Cassandra Chan (香港)
- Victor Pena & Digger T. Mesch (香港)
裝置
- Twocollect (德國)
- Clive Sefton (英國)
- Stanley Wong (又一山人)
- ST/ART Collective (香港)
- Outsign Lab (香港)
- Robert Luxton (香港)
- Graphic Airlines (香港)
- Big Mad (香港)
- Tereza Tan (香港)
- Claire Fawcett (香港)
演出時間: 約12小時 (不設中場休息)
日期及時間: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下午2時正至零晨2時正
票價: 成人 $380 全日制學生 $350
地點: 香港數碼港2座數碼廣場
備註: 企位,不設劃位,適合任何年齡人仕觀看
節目當天不設臨時票房,請預先到各快達票票房領取門票。
如有門票遺失,將不獲任何補發。
欲知更多詳情,請瀏覽 www.clockenflap.com
現場音樂演出
- The Young Knives (2007年英國水星音樂獎角逐者)
- Bizali (英國)
- Kid Carpet (英國)
- Waxed Apple (英國)
- DP (香港)
- Clementine is my Sunshine (香港)
- Ray Dollars (香港)
-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
- Snoblind (香港)
- Hannah Baynham (香港)
- MC Grey Goose (香港)
- Uptown rockers vs Robot (香港)
短片
- Amy Neil (英國,獲獎編劇/導演,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BAFTA)獎角逐者,蘇格蘭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得主)
- Warp Films (英國)
- Future Shorts (英國)
- I Shot Hong Kong (香港)
- James Hacking (香港)
- Jay Forster (香港)
- Josh Evans (香港)
- Lindsay Robertson (香港)
- Emma-Jade Li & Cassandra Chan (香港)
- Victor Pena & Digger T. Mesch (香港)
裝置
- Twocollect (德國)
- Clive Sefton (英國)
- Stanley Wong (又一山人)
- ST/ART Collective (香港)
- Outsign Lab (香港)
- Robert Luxton (香港)
- Graphic Airlines (香港)
- Big Mad (香港)
- Tereza Tan (香港)
- Claire Fawcett (香港)
演出時間: 約12小時 (不設中場休息)
訂閱:
文章 (Atom)